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事件”:冲破阻挠坚决北上抗日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7月2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位于泉州老城区的承天寺内,一方刻有“中共闽中工委领导的游击队,在此地奉命出发北上抗日,编入新四军”等字样的革命遗址石碑,记录着1937年发生在寺内的一段革命往事——“泉州事件”。

“泉州事件”是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破坏国共合作、企图吞并中共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的阴谋。在第八十师特务大队大队长刘突军、副大队长杨采衡,以及闽中工委委员李刚等同志顾全大局、坚持抗争下,反动派阴谋并未得逞,红军游击队冲破重重阻隔,开赴安徽皖南一线,参加抗日战争。

国难当头 积极开展救国活动

据记载,中共闽中特委军事部长、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政委刘突军,于1937年2月改组闽中特委为闽中工委,刘突军担任闽中工委书记。同年6月,闽中游击队被改编为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联队。

“七七事变”后,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7年8月,刘突军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共厦门工委的指示,通过各种渠道,向国民党地方当局提出“国难当头,以民族存亡为重,国共合作,一致抗日”的正确主张。

10月15日,经过和平谈判,闽中工委与莆田国民党达成协议,抗日救国义勇军第七路军第一联队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下辖两个中队,共160多人,大队长刘突军、副大队长杨采衡。

1937年10月底,特务大队调泉州驻防。11月中旬,部队被安排驻扎在市区承天寺内。

上世纪80年代,党史研究者林昌如在大量走访当事人基础上,记录了特务大队的训练细节:在承天寺集训时,刘突军亲自担任教练,把队伍整顿得焕然一新,上操场一喊口令,队伍很整齐,没人敢做小动作。许多群众由此知道,特务大队是共产党领导的队伍,是真心实意抗日救国的队伍。

战士们纪律严明,善于联系群众,积极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受到群众热烈欢迎,却逐渐成为国民党反动派的“眼中钉”。

国民党反动派在承天寺周围布下暗哨,监视寺内战士一举一动,经常制造摩擦,嫁祸特务大队,种种行为,导致闽中国共两党矛盾加剧、危机四伏。

时任特务大队副大队长的杨采衡,在回忆文章中曾提到一个小故事。在泉州,刘突军协助当地同志恢复党的活动,地方工作有了显著进展。国民党暗哨看到许多青年人在承天寺进进出出,便向第八十师副师长钱东亮报告。钱东亮暗地指使一个团的团部,派出几名便装官兵,利用晚上闯入承天寺附近巷子内,抢劫群众财物,嫁祸特务大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知道,纪律严明的特务大队不会做出这样的事,被劫居民甚至主动到特务大队报告情况。

英勇抗争 戳破反动派阴谋

1938年2月,新四军在福州设立办事处,闽中工委和特务大队领导人一再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要加入新四军、北上抗日。

3月9日,刘突军到福州新四军办事处,请求迅速将部队收回。次日,他准备从福州到莆田,参加闽中工委扩大会议,刚从莆田东站下车,就被钱东亮指使的人带走。当晚,包括刘突军在内的5人被秘密杀害。

3月12日,钱东亮下令泉州全城戒严,派兵包围承天寺,对特务大队强制缴械,制造惊骇八闽的“泉州事件”。

中共闽中工委、中共泉州中心县委迅速策划、推进一系列勇敢抗争。

承天寺外,李刚从莆田赶到泉州,设法与队伍联系,同时,将陈述真相的通讯文稿,寄往香港媒体发表,向海内外揭露事实。

承天寺内,杨采衡勇挑重担。他针对具体情况,严格组织战士们坚持出操、唱歌,抗议国民党行为,要求允许大家赴前线抗日。

相关斗争情报被迅速传递到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办事处主任王助等人直接向国民党当局和八十师提出交涉。新四军军部则向国民党福建当局提出抗议,要求恢复我方人员自由,交还被缴装备。

经过近10天努力,国民党反动派慑于民众的极大愤慨、舆论的滔滔谴责,无奈恢复特务大队自由、交出被缴所有武器,而后特务大队正式编入新四军军部特务营。杨采衡奉命带队离开泉州,前往福州,经过短暂休整,部队于1938年4月离闽,开赴皖南前线参加抗日战斗。

(注:部分内容参考杨采衡《灿烂的红星——回忆刘突军烈士》,林昌如《刘突军烈士传略》,两篇文章均发表于1984年《泉州党史通讯》)

(感谢中共泉州市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对本文提供支持)

(记者 蔡紫旻 通讯员 吴少红)

相关新闻
那一年,有一群厦门孩子从漳州走到了广州……

今天,9月3日 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 是所有中国人 都必须铭记的日子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1945年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在包括中国在内的9个受降国代表注视下,日本在投降书上签字。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侵略历史上的第一次全面胜利,也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之后每年的9...

“反殖民与台湾光复”图文馆在苗栗开馆

把大是大非讲清楚   ——“反殖民与台湾光复”图文馆在苗栗开馆   本报苗栗8月15日电 (记者孙立极、陈晓星)在台湾苗栗西湖乡的一座三合院民宅,“反殖民与台湾光复——台湾民众史(1895-1950)图文馆”15日开馆。   图文馆策展人——辜金良文化基金会董事长、作家蓝博洲先生介绍,2015年11月,他从苗栗开始,推出“反殖民与台湾光复:日据时期台湾历史图文展”。4...

史海钩沉|1937:生死存亡筑长城

这是中国军队在卢沟桥抗击日军的进攻。 1937年,是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极其黑暗、极其沉重的一页。这一年,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流离失所,大好河山惨遭践踏,中华民族亡国灭种危在旦夕。 1937年,也是中华民族开始全面觉醒、全面抗战的一年。这一年,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一切不愿做亡国奴的中华儿女...

台民间团体庆祝台湾光复74周年

中新社台北10月25日电 (记者 陈小愿 安英昭)两岸和平发展论坛、抗日志士亲属协进会、夏潮联合会等多个台湾民间团体25日在台北举办庆祝台湾光复74周年活动。 图为参加活动的台湾各界代表向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鞠躬、献花。中新社记者 张远 摄   “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在位于台北延平南路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台...

台湾各界集会纪念光复74周年 呼吁推进两岸和平统一

新华社台北10月25日电(记者许雪毅、赵博)“台湾各界庆祝台湾光复74周年暨缅怀英勇抗日烈士”活动,25日在台北中山堂的抗日战争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碑前举行。活动现场宣读的《社会各界庆祝台湾光复74周年宣言》呼吁,加紧探索“一国两制”台湾方案,凝聚社会共识,推进两岸和平统一。   “张灯结彩喜洋洋,胜利歌儿大家唱,唱遍城市和村庄,台湾光复不能忘……”1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