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31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上个月,福建自贸试验区迎来挂牌六周年,如何让制度创新“良种”播撒向全省乃至全国,造就更多“丰产田”,始终是这块118.04平方公里试验田的重要使命。 记者近日走进泉州综合保税区,看看自贸经验如何在这里复制推广。 功能互补 统筹发展 位于泉州综合保税区的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在各自岗位前忙碌,机器快速运转发出轰鸣。 2019年7月,金鹰(福建)印刷有限公司开出全省首张“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试点”增值税发票。 公司负责人杨国强介绍,原来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国外,可免除关税和增值税;但销售到境内区外的客户,关税则成为额外的税负,削弱了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一般纳税人试点政策实行后,企业从国内采购物料无须报关,入区仅需卡口登记。“我们像是具有了双重身份,既能享受保税待遇,又可和其他所有国内企业享受同等政策,承接国内客户的订单将更加便利。” 泉州海关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由于国际市场需求疲弱,特殊区域内的企业迫切需要更好利用国际国内的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经营模式由外向型向全向型的深度转变。放开“一般纳税人”入区后,企业不仅降低了原有成本、打开了新的销售渠道,应对国际市场变动能力也大大增强。目前区内共有7家企业获批“一般纳税人”,企业产能效益持续释放。 金鹰近年来的发展印证了这一点。 这两年,公司业务量增长了近10倍,员工数从过去的190多人,增加到最高峰时的900多人。 “区域叠加、功能互补,我省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正在形成统筹发展态势。”省商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我省现有4个综合保税区和2个保税区,除泉州综合保税区外,其他均在自贸试验区范围内。 由于综合保税区自身具有对外开放的特殊功能,可为自贸试验区投资贸易便利化改革和压力测试提供良好基础条件,综合保税区成了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和创新举措的先行区。 据了解,近年来先后已有“先进区、后报关”“分送集报”“一般纳税人”等25项自贸区海关创新制度以及“互联网+保税展销”模式、进口酒类定制贴标监管等17项福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成果,在泉州综合保税区推广实施。 复制推广更多创新成果 依托自贸红利,厦门已形成国内最大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而航空维修业务,同样是泉州综合保税区的一大优势产业。 泉州海关工作人员介绍,为帮助企业提高行业竞争力,满足开拓国内民航维修市场的需求,泉州综合保税区在复制推广自贸区“境内外维修”政策的同时,为企业量身定制个性化监管模式。在通关保障方面,也实行重点企业联系制度,对企业的加班验放诉求及时响应。 这些个性化服务,让泉州综合保税区航空维修业务始终保持较高增长态势。2020年航空维修业务进出口报关总值约29亿元。 从事进口酒贸易的吉伦特(福建)酒业负责人陈春林也选择了将企业落户在泉州综合保税区内。 陈春林介绍,在这里企业可以应用综合保税区“批次进出、集中申报”“选择性征税”“保税展示交易”等自贸政策优势及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内部自控规范,并根据个性需求制订包括卡口24小时通关、节假日预约加班备案等机制,充分享受改革红利。今年公司将增加包括葡萄酒、洋酒、原瓶小标签等三条生产线,8月份正式投产后,产能将大幅上升。 畅通便利的通关渠道,赢得了酒业集聚拓展。目前区内进口葡萄酒数量已占泉州口岸进口葡萄酒总量的80%以上,成为泉州市最主要的进口葡萄酒集散地。 省商务厅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省将继续在推动综合保税区与自贸试验区统筹发展上下功夫,在自贸试验区建设系统集成的基础上,推动全省包括综合保税区在内的各类开发区先行借鉴自贸试验区体制创新、复制推广创新举措、建设运营产业平台、开展区域联动创新等工作,全面复制推广创新成果,建设自贸创新成果复制推广先行区。 (福建日报记者 郑璜) |
台海网3月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下午,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赵龙深入自贸试验区调研,主持召开市自贸工作领导小组第25次会议,研究部署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赵龙实地走访太古飞机工程有限公司、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酒类交易平台,察看航空维修、跨境电商、进口酒等重点平台建设情况,与企业负责人交流探讨,了解面临的困难及下一步发展思路。随后,赵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