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美化乡村记忆守护历史文脉 晋江东石檗谷村成片整治古厝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3月19日讯 据晋江新闻网报道  “这部分倒塌的石头房可以拆掉,地借给村里修小公园、小广场都可以,这样一来,周边的环境也会更好看、更雅观。”昨日,得知村里正对古厝群进行整治,晋江东石镇檗谷村村民黄呈栋特地来到村委会,与村干部们探讨自家祖厝的改造事宜。

  这片古厝有22栋,多为闽南红砖古大厝,位于檗谷村大宗南区,离村委会仅两三百米。见黄呈栋主动支持配合村里工作,村干部们随即和他一起走向古厝群,叫上工程队,围着黄呈栋家族的厝走了一圈,实地讨论哪里该拆、哪里该修。

  黄呈栋想拆掉的,是连着红砖古厝的石头房部分。该部分已然坍塌、杂草丛生、垃圾杂乱,连墙壁的石条也倾斜严重,东倒西歪的。“如果不拆掉的话,挺危险的。”黄呈栋道出了自己的忧虑。他说几家堂亲也都同意此举。而对于外形完好的红砖古厝,堂亲们也打算以村里这次整治为契机,一起筹集资金把房子修缮起来,保留大家共同的记忆。

  檗谷村大宗南区古厝群的整治,从去年初就已经着手,今年3月份正式施工。

  檗谷村党支部书记黄拥护介绍,去年2月,檗谷村党支部提议对大宗南区古厝集中区域进行综合环境整治。这一提议经党支部会议研究通过后,又在基层民主协商会议上进行专题讨论、集思广益,最终大家同意实施檗谷村大宗南区古厝环境整治工程,随后启动了招投标等程序。

  拆除搭盖、清理垃圾、整理残墙……这些天来,古厝群的“面容”一天一个样,18处影响整体环境的搭盖已全部被拆除;接下来,污水管网等预埋工作即将展开,路面修复、景观绿化也排上了日程。

  “那些拆下来的石条、老物件,我们也组织专人收集起来,将来融入古厝群里的路面、景观建设,也是一大特色。”晋江市自然资源局下派檗谷村第一书记施莹说,檗谷村是福建省传统村落、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古厝群环境整治工程项目的实施,不仅能给村落增添亮色,也是檗谷村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记者_许春)

相关新闻
福州盖山镇:百年古厝心远庐的蝶变

心远庐正门(上)和主体建筑 福建日报记者 段金柱 吴旭涛 通讯员 王光华 陈仪 摄 福州市仓山区盖山镇一座建于1920年的老宅,风雨侵蚀,日渐破败,政府民间合力抢救,修缮改造,活化利用,重现芳华—— 百年古厝心远庐的蝶变 台海网3月15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红砖古厝、院士祖宅...

晋江永和钱仓:一座耗银13万两的百年古厝

台海网3月12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日前,在晋江永和镇永和村,钱仓古厝群,成了泉州热门的乡村旅游打卡点。古时,因在此地设仓收粮纳税,故名“钱仓”,并沿用至今。漫步村落,长长的党建文化长廊,展示着乡村振兴的点点滴滴,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农耕画卷,呈现着新农村的风土人文...

一座耗银13万两的百年古厝——晋江永和钱仓

台海网3月11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 日前,在晋江永和镇永和村,钱仓古厝群,成了泉州热门的乡村旅游打卡点。古时,因在此地设仓收粮纳税,故名“钱仓”,并沿用至今。漫步村落,长长的党建文化长廊,展示着乡村振兴的点点滴滴,一幅幅精心绘制的农耕画卷,呈现着新农村的风土人文...

福州:小小讲解员为你“讲古厝”

“我是红领巾文化宣传志愿者朱宣霓,这里是高士其爷爷的故居……”   3月8日下午,在福建省福州市鳌峰坊历史文化街区,一位身着红马甲、戴着红领巾的小朋友格外引人注目,她领着一群游客穿行在街区内,用稚嫩的声音为游客导览。   这位名叫朱宣霓的“小导游”,今年才6岁,两个月前,她通过选拔考试,成功加入鳌峰坊小小讲解员团队,成为福州市红领巾文化宣传志愿...

从保护修缮到活化利用 福州古厝“活”起来“火”起来

市民参观福州非遗展示馆。记者 池远 摄   台海网3月8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去福州市美术馆观篆刻精品展,到福州非遗展示馆赏闽剧表演……周末,被活化利用的福州古厝内又有活动“上新”。虽然榕城春雨绵绵,但挡不住人们打卡福州古厝的脚步,“我们身边的古厝不仅得到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