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国家大剧院演出 鲤城区实验小学供图
台海网12月29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最近,每天下午走进鲤城区实验小学,总能听到悦耳的歌声从各个教室传出。排练、讨论、录制视频……各个班级正在筹备学校“班班有歌声”线上歌咏展演活动。
“歌喉是孩子们最美的乐器,全员参与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艺术素养,增强班级凝聚力。”学校校长蔡晓芹介绍道,“班班有歌声”活动从1998年开始举办,已延续23年之久,为学校“小刺桐合唱团”培养大量音乐人才,斩获国家、省、市级多个奖项。
歌声伴童年,首次采用线上展播
“从曲目定制到成果展示,学生是主角,全班学生都需要参与在其中,所以热情度极高。” 学校艺术组组长吕喆清告诉记者,“班班有歌声”展演活动是最受学生欢迎的校园活动之一。
六年8班的林淇文便是展演活动的忠实粉丝之一,活动期间,他就变成了“大忙人”,课上与老师、同学探讨,课后与同学一起练习,“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一个班集体就像一家人,大家在讨论练习的时候关系越来越好,班级凝聚力也更强。”
在“班班有歌声”展演活动中,除了展示合唱曲目外,各班还会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现场展示各班学生书法、绘画、乐器、舞蹈等艺术特长,为演唱“加分”。学校会根据各班的演唱水准、节目呈现等标准综合评价,评选出优胜奖、优秀奖,以此鼓励学生。
因疫情防控需要,今年学校首次采用线上展演形式,各班在教室、多媒体功能室录制视频,由学校音乐组经过筛选,组织家长参与投票,择优在网络、校园大屏幕展播。“通过线上展演的形式,也可以让学生家长了解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吕喆清介绍道,每年一次的展演活动,也有利于学校挑选优秀的音乐人才。
学生在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 鲤城区实验小学供图
挖掘音乐人才,为校合唱团注入活力
“小刺桐合唱团”是鲤城实小的一张特色名片,曾登上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国家大剧院等多个舞台,获得全国魅力校园合唱比赛一等奖、斩获福建省中小学艺术节合唱比赛三连冠。通过“班班有歌声”活动,学校发掘好苗子,为合唱团“输血”。
“学生们个性都不同,活泼且有天赋的孩子,在课堂上就会被我们发现,挑选进合唱团进行培养,而内敛害羞有天赋的孩子则难以被发现。”学校音乐教师钟玉娇告诉记者,通过展演活动排练,老师便可发现那些“沧海遗珠”。
今年11岁的黄诗涵已加入“小刺桐合唱团”一年多,话少内敛的她很少在课堂中表现自己,一年前的展演活动上她展现自己的钢琴才艺,获得老师们的关注,获邀加入合唱团。“非常开心能进入合唱团!”谈起音乐,黄诗涵眼睛里充满光彩,她在合唱团找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人也变得比以前活泼、开朗。
蔡晓芹表示,接下去学校还将积极实施美育提升行动,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组建特色艺术团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广泛开展校园艺术活动,帮助每位学生学会1至2项艺术技能,引导学生了解世界优秀艺术,提升艺术素养。(记者 傅心玫 通讯员 施远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