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天子传音”北管“发新枝”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北管是广泛流传于闽南泉州泉港区的一种丝竹音乐,与“古音乐活化石”南音并称“姐妹花”。尽管传承了千年的北管有着“天子传音”的美誉,泉州北管亦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但北管的保护和传承,仍一度引起业内外人士的担忧。

  当人们欣赏北管时,偶会打趣说“尽是老年专场”,意为演奏者多是老年人。而这种状况,也许会因北管“新生代”的涌现得到改变。

北管曲《采莲歌》。 孙虹 摄

  今年是泉港区建区20周年,中新网记者近日来到这座古老而“年轻”的新城,探访千年北管的前世今生。

  “轻轻来到葡萄架,葡萄架下有一枝花……”一曲抒情幽静的北管弹唱《葡萄》,散发着浓郁的田园风味。而平均年龄20多岁的5位演唱者,则赋予了它清新的青春气息。

  作为北管“新生代”的代表,郑慧慧、林友兰、林伟华、王英、陈梅琴都是“90后”,都毕业于北管专业,都在泉港区担任音乐教师,并在课余排练演出及教授学生北管。她们的出现,与原先平均年龄达六七十岁的北管演奏团队形成了鲜明对比。

北管从民间小巷走向学校课堂和城市舞台,受到更多人的喜爱。 林弘梫 摄

  “学习北管算是机缘巧合,虽然从小在泉港长大,小时候却不太了解北管是什么。”郑慧慧告诉记者,2010年在学校挑选专业时,看到了家乡的北管,突然就萌发了好奇心。

  就这样,郑慧慧成为了泉州艺术学校音乐表演专业(北管方向)的第一届学生,并于2015年学成毕业。毕业后,她在峰尾中心小学担任音乐老师,周末和暑假则到北管传承保护中心上课。

  “传承与发扬北管我们责无旁贷。我的学生中有孩子也有大人,只要他们感兴趣、用心学,就是一份传承的希望。”从初学北管到现在的十年里,郑慧慧感受最深的是,“现在大家学习北管的氛围越来越浓厚了。”

  据了解,北管分为曲和谱两大类,流传至今的曲牌有220多首;其音乐风格的形成受闽南、莆仙音乐和地方方言的影响,既保留江南丝竹乐的明朗幽雅,又揉进闽南、莆仙音乐的柔婉秀丽,兼有遒劲朴实之个性。

  北管流行时,声名一度远播东南亚。此后由于历史原因,北管乐器和传抄的谱册流失较多,曲种濒临失传。一直到改革开放后,包括泉港文化馆现任馆长黄嘉辉等在内的专家、艺术家们倾尽心血,才促成了千年北管的“起死回生”,重新焕发生机。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黄嘉辉在校学习期间结识北管,在返乡任教的业余时间开始了对北管20多年的采集和研究工作。尤其他对两岸北管渊源的探寻,不仅促成了两岸北管艺人的互动交流,更使两岸北管交流在青年学子间得到进一步延伸。

  “在传承传统的基础上,特别是泉港建区的这20年来,通过政府主导、民间自发、社会参与、村校互动、院地联姻、学研结合,走出了北管保护传承之路。”黄嘉辉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这增强了他对北管能更好传承下去的信心,北管的“春天”来了。

  随着北管保护、传承、弘扬工作的不断深入,这一民族音乐遗产也日益受到重视,它从民间小巷走向学校课堂和城市舞台,甚至走出泉州、福建乃至中国大陆。 (记者 孙虹)

来源:中国新闻

相关新闻
保护非遗传承文化 全力打造“厦门样本”

台海网12月19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自2001年以来,我国已有42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册),中马联合申报的送王船项目是第42个。   厦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工作。此次送王船成功申遗,是我市长期以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闽南文化保护发展工作的重大成效。   2007年6月,经原文化部批...

太极拳申遗成功【图】

学员在河南省焦作市温县陈家沟的一个拳馆内练拳(无人机照片,12月14日摄)。   记者从文化和旅游部获悉,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两个项目,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

新加坡“小贩文化”申遗成功,李显龙感谢经营者

历经近三年时间的努力,新加坡“小贩文化”16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这是新加坡继2015年植物园成功列入UNESCO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第二次申遗成功。新加坡小贩摆摊的饮食文化始于殖民地时期,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小本经营的草根阶层通过辛劳与汗水极大促进了该国多民族的饮食文化融合,共同打造了“舌尖上的新加坡”。 据...

想练太极拳?来和我一起“拜师学艺”

12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通过决议,将太极拳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想学太极拳吗?来,和我一起“拜师学艺”。 监制:孙志平 策划:王圣志 统筹:桂娟 记者:许杨 史林静 袁月明 报道员:马尧 新华社音视频部 河南分社联合制作

“太极拳”“送王船”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5届常会于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线上召开。本届常会共评审57个国家申报的50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时间12月17日晚,我国单独申报的“太极拳”、我国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的“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