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15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今年,泉州市将“巩固提升100个自然灾害避灾点”列为为民办实事项目,自4月起,鲤城区按照A级避灾点标准,对新春、梅山、促进、滨江、后坑社区等5个自然灾害避灾点进行提升和完善。近日,这5个社区自然灾害避灾点均顺利通过验收。
位于鲤中街道促进社区的自然灾害避灾点设于富临新天地一期三号楼一层,面积约250平方米,设有值班室、物资储备室、避难临时居住场所等,配有床被、应急灯、安全帽、逃生绳等完善的应急物资及生活必需品,能在避灾时刻满足100至200人应急所需。此外社区还与周边商超签订应急采购协议,若有应急需要,将以最快速度调拨救灾物资。除硬件设施外,各避灾点还配套灾害应急救助预案、管理工作制度职责等相应的“软件”措施,进一步提高避灾点应急水平,成为鲤城区继续创建“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后备力量。
目前,鲤城辖区内共有自然灾害避灾点89个,其中A级避灾点30个,B级避灾点34个,C级避灾点25个。下一步,鲤城区将严格做好日常管理工作,各街道每季度对辖区各个自然灾害避灾点进行巡查,区应急管理部门每半年组织到各街道进行抽查,紧紧筑牢这一个个应急救灾“避风港”。(李梦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