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德化县内坂村:因地制宜种植中草药助贫困户增收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德化县国宝乡内坂村因地制宜发展林下经济

种植中草药 助贫困户增收

贫困户平时在种植基地做工

台海网11月8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近日,在德化县国宝乡内坂村金鸡山林下培植中草药基地,几名贫困户在内坂村村干部陈必焕的指导下,在毛竹林里清除杂草、疏松土壤,让黄花倒水莲有一个更好的生长环境。

“俗话说‘靠山吃山’,我们村山多地少,要带动村民致富,帮助贫困户脱贫,只能在山林里想出路。”陈必焕说,村两委经过外出考察、学习,决定利用本村的优势发展林下经济,种植中草药,这样不仅能进一步带动当地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还能做成观光休闲农业项目。

竹林里套种中草药

记者了解到,内坂村自2018年8月以来,先后投入50万元,在金鸡山进行林下种植、养殖及休闲农业的观光项目,并在今年6月向商标局申请品牌。

2018年,内坂村林下培植中草药基地在金鸡山大溪500亩竹林、杂木林内,完成林下种植黄花倒水莲100亩。黄花倒水莲林下种植,采用3年生大苗,每亩种植300株以上。同时,基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管理房1座、架设三相四线动力线500米、完成内坂村部至农场道路建设2000米……

据介绍,黄花倒水莲(别名“黄花远志”)为远志科植物,根或茎、叶具有补虚健脾、散瘀通络之功效。用于劳倦乏力、子宫脱垂、小儿疳积、脾虚水肿、带下清稀、风湿痹痛、腰痛、月经不调、痛经、跌打损伤。生长于海拔360-1650m的山谷林下、水旁阴湿处。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陈必焕说,村干部经过调研了解到,黄花倒水莲在医学上具有良好的药理疗效,受到广大用户认同,因此也造成野生资源大量被采挖,市场供不应求。而在德化当地,黄花倒水莲的根每公斤售价100元以上,其叶子制成(护肝、养肝)茶叶,每公斤价格在1000元以上,市场前景看好。

打造林下经济产业链

“实行规模化、产业化经营,这是林业产业化的一种优良模式,能进一步带动当地相关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并把农场做成观光休闲农业项目。”陈必焕说,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基地将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因地制宜开发林药、林草、林花、林菜、林菌、毛竹等增产增收模式。

“村两委带头创新创收,不仅充分利用了本地的生态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也为我们这些贫困家庭提供了就业岗位,赚一些钱补贴家用。”内坂村经济困难户陈祥琳高兴地说。据介绍,内坂村像陈祥琳这样的经济困难户共有8户,他们空闲时都会到基地帮忙做工赚钱。

下一步,基地将扩大林下种植面积200亩,丰富中药材品种,购买黄花倒水莲加工设备,建设“农家乐”或“森林人家”等,将林下经济、生态农业与休闲养生紧密整合。同时,大力发展林下产品经营加工,拉长林下经济产业链,发挥集群作用,提高经济效益,解决部分留守老人贫困户的就业。(记者 陈明华 通讯员 吴有森 文/图)

相关新闻
江西万载:“面”貌一新的脱贫户【图】

11月5日,周思彬在晾晒面条。 江西省万载县马步乡宝石村的周思彬,2013年因病辞职休养,失去了收入来源。2017年,他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并受益于政策报销了部分医疗费用。2020年,身体逐渐恢复的周思彬主动找到扶贫干部,希望经营面条加工生意。扶贫干部不仅帮他申请到了贷款,...

闽宁协作消费扶贫惠民 宁夏原州农特产品赴福州展销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中新网报道 2020闽宁协作·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4日在福州马尾举行。   2020闽宁协作·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消费扶贫农特产品展销会在福州马尾举行。 江超云 摄   此次活动以“消费扶贫农产品推介”为基础,以展销会为平台,通过“消费扶贫...

德化:多方关爱 贫困户喜迁新居

村干部陈华业帮赖素云安装净水器 潘伟龙帮林冬加床垫 台海网11月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真是想不到,我这把年纪了,还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近日,在德化县浔中镇土坂移民安置小区林冬的新家中,只见套房已装修完毕,家具也一应俱全,她难掩内心的激动,对上门回访的村干部连连表...

长汀县荣获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三大奖项

台海网11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2020年扶贫日全国易地扶贫搬迁论坛在北京举行,公布了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典型案例,长汀县荣获三大奖项。 据悉,长汀县荣获全国“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明显县称号,长汀县南站幸福小区荣获美丽搬迁安置区称号,长汀县贫困户刘春生荣获“励志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称号。 (记者 戴敏 通讯员 陈天长)

泉州“同心安居工程”把实事办实 贫困户圆了“安居梦”

新房子干净明亮的卫生间,老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 台海网10月29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记者 王树帆 文/图)“感谢党委政府的帮助,让我们有了新家!”不久前的中秋节,是泉港区界山镇东张村老陈度过的最舒心的一个节日——得益于“同心安居工程”,老陈已住了20多年的石结构危房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