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的爱乐之城》节目截图
台海网11月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泉州这里真的是慢生活”“这里非常安逸”“她们演奏的音乐有一种原始的动力,非常震撼,这就是民族音乐的力量”“他们自发去传承南音,对南音的热情,让我觉得自己很渺小”……过去的周末,泉州人的朋友圈被《乘风破浪的姐姐》首期团综《姐姐的爱乐之程》刷屏。短短两天就有累计3亿的播放量,全网上万条评论,不仅仅是姐姐们圈粉古城,五湖四海的观众也跟随着节目视角感受到泉州这座烟火与诗意共生、市井与艺术并存的城市文化魅力。
为何是泉州? 古城保护、文旅融合站上“C”位
“对于我们创作团队来说,首期团综制作尤其重要,这决定了整个节目的效果和影响力。”《姐姐的爱乐之城》节目组导演说道。对于今年这款爆款综艺,全国人民都有所期待。选择泉州,是节目制片方派出“百人踩点团”经过实地考察后深思熟虑的决定,也是对泉州城市文化实力和独特气质的认可。
栽下梧桐,引得凤凰。“作为闽南文化的发祥地,无论是令人垂涎的海蛎煎、土笋冻、姜母鸭,还是音乐活化石的南音、戏曲的梨园艺术,泉州既保留着千年历史的留存,也呈现出世界文化多元交融,还有古老与时尚的碰撞,这座‘活’的古城无疑是一座极具人文旅游魅力的新地标。”优玖丝路文化总经理岱俊琦说,剧组选中泉州古城,和近年来我市对泉州古城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推广努力息息相关,可以说真正让古城保护、文旅融合站上了“C位”。
作为几届泉州古城徒步的活动执行方,岱俊琦也曾参与众多古城宣传推广活动策划,见证了古城保护发展提升。“过去的几年,央视春节晚会分会场选址泉州,我市聘请了一批批的国内外规划建筑专家为古城保护规划做了大量的勘察和研究,邀请了一批批的知名学者的实地采风和创作为古城文化的厚度作更深刻的解读和推介,孵化了‘泉州海丝古城徒步’品牌,联手抖音发起了‘抖来泉州游’的话题,一步步拓展着文旅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实现了古城文化IP走出去,流量资源进得来。”
如何变成流量? 多平台发声吸引年轻人回流
在微博、小红书、抖音等当下的社交平台,古城泉州贴着宝藏城市、文化深度游、小众旅行目的地的标签,体现着当代年轻人在千篇一律的城市游中对于文化旅游的探索和热度。就像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带着憧憬来提着惊喜去,泉州被越来越多人看见,也被越来越多人迷恋。
看见、迷恋、传播的人群中,很多是年轻人。“在团综里姐姐们为南音的魅力折服,古老的艺术在现代也能闪闪发光。如今在古城,我们可以欣喜地发现,随意漫步古城就能在府文庙、金鱼巷与南音艺术不期而遇,南音在古城成了一个很生活化的东西。”西街“泉州府”文化空间的负责人“吹神”不仅是回到古城的年轻创业者,也是一名南音爱好者和推广者,其身体力行地通过各种新媒体宣传着南音以及泉州文化。
与“吹神”一样,泉州师院的老师蔡舒翔也是因为古城情结成为了文化推广使者,其组织和参与的“润物无声青年创客文化IP孵化计划”为古城培养和输送了很多青年文创人才。
怎么全民参与? 提升认同感激发文化自信
泉州古城的吸引力和影响力的提升,是一场从官方到民间用心经营的马拉松成果,也是一项需要久久为功的系统性工程。近年来,我市以“见人见物见生活 留人留形留乡愁”的理念推动古城保护提升,让更多泉州人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让更多外地人提升文化认同感。
泉州古城是一座“活”的古城,“人”是核心。“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生态修复城市修补试点工作,在提升古城人居功能的环境的同时,积极弘扬优秀的历史文化。”古城办相关工作人员介绍,我市通过外修于形,重振古城功能活力,包括以“低冲击、微扰动”修缮背街小巷,实施中山路保护提升工程,打造“多彩交通”模式等。内修于心,再现古城文化魅力,包括开展自下而上“社区营造”,特色文化活动展示非遗文化促进活态传承等,多方同频共振,推动古城文化复兴。(记者 殷斯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