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石狮市永宁镇前埔村:从“一穷二白”到“村强民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28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一穷二白”,到如今“村强民富”,20多年来,石狮市永宁镇前埔村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路。“村子富不富,关键看支部。”前埔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蔡文聘坦言,前埔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党支部坚强有力的领导。前埔村聚焦乡村振兴工作达标创优标准,围绕支部强组织力、干部强战斗力、党员强带动力、组织强整合力、群众强凝聚力,创新制度载体,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打造石狮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样板”。

山坡地孵出“会下蛋的金鸡”

近日,记者走进前埔村龙山工业区看到,道路宽敞明亮、绿树生机盎然,整齐的厂房内已入驻60多家服装、鞋帽、五金等海内外企业,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着生产。谁能想到,这里曾是一片沟壑纵横、高低不平的山坡地,眼前却成为村强民富的重要“法宝”。

事情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说起。“当时村财只有800元,没有固定资产收入。村民以种地为主,能吃饱穿暖就不错了,村子可以用‘一穷二白’来形容。”回忆起刚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时的村情,蔡文聘印象深刻。要如何改变发展窘境,盘活村集体经济,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呢?蔡文聘介绍,“经过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充分讨论,形成新的发展规划,借助一块山坡地孵出一只‘会下蛋的金鸡’。于是征用了300亩土地用于建设龙山工业区,并组织村民以土地补偿款的形式入股,建成标准厂房和员工宿舍进行出租,每年再以分红的形式发放给村民。”

“一开始部分村民不理解,工作推动的阻力很大。在关键时刻,党员纷纷站了出来,支持村里长远发展。”蔡文聘说道。老党员施纯欢就是其中之一,他请人拆除自家祖厝的围墙,把房前的空地让出来修路,他说:“我是党员,对家乡的发展有支持的义务。”

“党员带头拆,群众也就跟着拆,主干道、老房子的拆迁都是群众让出来的,没有要村里的一分补贴。”蔡文聘说道。如今,这片工业区成为“会下蛋的金鸡”,每年除了为村集体经济创造了100多万元的租金收入,每个村民每年能分得1000元至2000元的“大红包”。不止如此,这只“金鸡”还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为他们提供了更多致富门路。

近段时间,蔡文聘又把目光投入到另一个新项目——建设前埔村生物创客科普研学基地。他介绍,“该项目计划投资758万元,打造教育研学实践路线,充分利用本地学校资源,开展教育研学活动,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增强科学精神,树立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的意识。”

“三清一改”让前埔更美更宜居

猪圈鸭圈变菜园,厝前果蔬满园香。村民蔡维海家门前有一块18平方米的菜园,他告诉记者,“以前这里是鸭圈,臭烘烘的。村支部带动我们改造后就没有养鸡鸭了,环境确实好很多!”

原来,为了改善人居环境,增加村民幸福感,村里开展了一场“家园清洁”百日行动。石狮市委宣传部驻前埔村第一书记陈滨清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村两委迅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开展“三清一改”家园清洁的决策,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开展政策宣传、情况摸排,带动全村群众积极参与,“扫清”门楼内外、房前屋后等地方的卫生死角,“拆清”简易搭盖、鸡鸭猪圈、废弃农村厕所,“摆清”乱堆乱放问题。全村共拆除房前屋后存在问题所在共33处,面积2923平方米,农村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

陈滨清介绍,近年来,前埔村党支部、村委会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在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行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治理模式。“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园林式村庄”等称号成为前埔村一张张新的名片。

下一阶段,前埔村将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选优配强班子,切实把村党支部打造成引领乡村振兴的坚强战斗堡垒,进一步发挥党支部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深化乡村治理、改善人居环境过程中的作用,持续完善全村“居住区、工业区、耕作区、休闲区”功能分区建设,带领村民走向乡村振兴小康路。(记者 吴宗宝 通讯员 蔡慰玲 林曙燕)

相关新闻
泉港:绿色生态助力富民兴村

台海网10月27日讯 福建日报APP—新福建报道 走在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朝阳公路至黄田村道路上,只见绿水青山之间,樟脚古民居、金钟潭瀑布、高空7D玻璃栈道、正大生态园等项目“串珠成链”,形成富有特色、颇具人气的乡村旅游线路。黄田村“3.5公里漂流带”“花海”“民宿”等乡村...

安溪县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文明创建工作

台海网10月27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今年来,安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参与文明县城创建工作中,立足职能定位,坚持“党建引领创建,创建促进党建”的工作思路,推进党建与文明单位创建相融合,与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同推进,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凝聚起文明创建强大合力。 思想先行 营造浓厚创城氛围 文明创建,理念先行。该局在推进文明创建过程...

非遗扶贫,激发乡土文化的创新活力

非遗扶贫是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方式,也是一项体现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精神的重要举措。如何使我国种类繁多、各具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助力精准扶贫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其应有价值,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研究的课题。   目前,我国开展的非遗扶贫工作聚焦传统技艺和传统美...

黄村茶农,抱团做好“一杯茶”

记者 郑雨萱 通讯员 蔡锦生 台海网10月2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0月22日,虽已过了制茶季,武夷山市星村镇黄村村的黄正华依旧忙碌。作为茗川世府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这几天他忙着协调开设线下门店的工作。今年年底,这个小茶村将带着自有品牌闯进闽南市场。 “帮助广大茶农销售茶叶,让老百姓喝上‘生态茶’,始终是我们的发展目标。”黄正华说,2019年,在...

南平塔前镇:一个农业大镇的振兴加速度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南平市延平区塔前镇探索以资源禀赋为依托、以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的产业 体系,激活农业农村资源要素—— 一个农业大镇的振兴加速度 台海网10月2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金秋十月,走进南平市延平区塔前镇,一派热火朝天的收获景象——连片的现代化农业大棚中,成批的蔬菜采摘后装箱运往大型商超;一捆捆花卉包装好后,冷链运至海外;成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