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麻烦”留给政府自己 “方便”送给企业群众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0月19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今年6月,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发布了《2019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泉州营商环境走在全国前列,在百座经济活跃城市综合排名中跻身第15位。泉州缘何能够于这一颇具含金量的评价中脱颖而出?近年来,立足于民营经济特色,泉州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建立“1+N”政策体系和问题导向机制,今年更是将营商环境攻坚提质行动纳入泉州促“六稳”“六保”追赶行动中,通过一系列标准化、便利化、智能化、法治化、市场化的改革措施,把“麻烦”留给政府自己,把“方便”送给企业群众,换来了泉州营商环境的良好口碑和舒适体验。

简程序 政企合力开拓“一窗式”联审

“获得电力”是营商环境评价中的一项重要指标。去年,位于市区繁华所在的浦西万达外线电源改造工程,仅用1个工作日就完成了设计图纸联审和实地联合勘察工作,让工程负责人王宝铁告别了以往逐个部门跑审批的辛酸史,直呼“太神速!”王宝铁点赞的背后,是泉州在全省首创政企联署办公新模式,合力开拓电力工程占用挖掘道路“一窗式”联审通道,带来“小切口、大效果”的示范效应。

针对原有电力工程占用挖掘道路需向多个部门提交申请材料、多次配合图纸会审及现场勘察、总审批时长高达30天以上的“痛点”,去年2月,市行政服务中心管委会、城管局、资源规划局、公路局、国网泉州供电公司等5家单位携手创新建立电力工程占用挖掘道路“一窗式”联审,专窗统一收件后2个工作日内即完成联审、3个工作日内完成联勘。5月底,机制再优化,针对多种情况下小距离破路项目,采取免联合会审、电力工程服务专窗统一办理、承诺报备“一次交互、一次办结”等措施,推行短距离承诺备案制。“串联”变“并联”,审批大提速。2019年以来,电力工程占用挖掘道路许可已联审办结57件,总平均时长从30天以上大幅压降到了5天以内,审批时长压降80%,真正让业主享受到了省时省钱省力的“红利”。好评如潮下,这一创举获评2019年泉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最具获得感”十大举措之一,并得到省发改委(省营商办)、省审改办、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等部门发文,面向全省推广。

更多程序少、效率高的审批探索在其他高频事项和重点领域中展开,“一窗通办”的业务流程,让审批时限在泉州不断压缩。企业开办全链条提速,申请人少跑8个窗口、精简20份材料,办理时限压缩至2.5天内,甚至于在安溪县一个工作日即可办结;工程项目审批“多部门同步办理、分阶段并联审批”,取消、下放、合并、简化审批事项23个,审批时限全部压缩至90个工作日内。

降成本 全省首创“零费用开办企业”

在市场经济活跃的泉州,开办一家企业有多简单?去年8月初,市民邓晓彬亲身体验了一把——将准备好的材料提交到市行政服务中心市场准入类专厅窗口,不到两个小时,企业新开办的所有程序当场完成,同时免费拿到刻制好的企业印章,营业执照办理好后,还能免费邮寄上门。这样的好事得益于泉州实行企业开办“一窗通办”改革,在全省率先打造“零成本开办企业”城市。

以往开办企业,刻制印章需在执照核发后再找刻章公司办理,除经济成本,还耗费了不少时间成本。去年,市营商办(市发改委)积极推动,多个部门联手,将开办企业“零费用”这道“经济实惠小菜”捧到企业和群众跟前,在市本级率先试行,而后面向全市推开,对新开办企业免费发放一套印章(含公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印章刻制公司直接进驻市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印章刊刻“立等可取”。按照去年新开办企业7.1万户测算,仅印章刻制一项每年预计可为企业减负2000多万元。不仅如此,复印费、邮寄费也由政府“买单”,企业群众在行政服务中心办事无需再为复印材料自掏腰包,政府部门办理涉企审批(含公共服务)事项发放给企业的证照,也可免费邮寄。

进场易,退场也不难。2018年12月,泉州被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列入国家级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去年以来,全市已有超过2万户企业申请办理简易注销登记,节约公告费用约1456万元。

除此之外,我市还公布了减税降费政策清单、减税降费具体项目清单及受益面清单,今年以来累计实现新增减税降费77亿元,让企业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政策红利。 

优服务 超97%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今年2月正是疫情防控胶着对垒之时,为方便企业、群众减少出门又能办成事,泉州出台了《关于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全面落实政务服务“马上就办 网上办”工作措施》,推出多渠道“网上办”“掌上办”“就近办”“邮递办”等“不见面”审批服务举措,实现65.8%项目开通不见面审批、97.4%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位居全省前列,让市民真正体验到了“网上办事不见面、足不出户办成事”的快感。而“二手房交易登记+水电气广电”联动过户新模式的推行,把水、电、气、广电等部门受理环节精减纳入二手房过户受理环节,实现“一网通办”“一站服务”“一天办结”,办理时限压降50%以上,在全省复制推广,将泉州便民服务体验传递给了更多兄弟城市。

放权赋能则让企业舞动起选人用才的“指挥棒”。是不是人才,企业说了算。2018年以来,泉州在实施高层次人才“港湾计划”过程中创新企业自主评价人才制度,坚持“谁用人、谁评价”,授权恒安、安踏、九牧等纳税额超千万元企业及国有企业、股份制银行等共116家,自主认定市级高层次人才514名,享受人才待遇。这一机制带动下,泉州人才发展指数位列全省设区市第一方阵,同时在全国仅有10个的2019年(第四届)全国人才工作创新最佳案例中斩获一席。

法治服务同样为企业保驾护航。以“法治政府建设年”行动为总抓手,泉州积极推动法律服务“五在场”、法务保障“六个有”,去年以来举办“新法面对面”“政策面对面”等活动51期,打造亲清政商诚信政府,设立全省首个品牌保护联盟,抱团异地打假维权200余例。加强商事纠纷调解组织和调解员建设,今年以来,人民调解组织受理各类矛盾纠纷19882件,调解成功19605件,调解成功率为98%。

暖心的营商环境让泉州市场主体迎来大发展。目前,全市市场主体总量已突破115.1万户,持续领跑全省。(记者 陈林森 通讯员 廖承德 余菁)

相关新闻
宁德:优化营商环境 推行联合监督检查制度

台海网10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16日,记者从相关部门了解到,宁德市与时俱进转变服务理念,以“机制创新、信用建设、典型培育、规范执法”为着力点,持续将“放管服”改革推向纵深,促进优化营商环境再上新台阶。 宁德市相关职能部门,聚焦企业关切,主动适应新常态,积极探索新路径,通过机制创新持续为企业松绑减负。推行联合监督检查制度,采取...

福州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

落实落细“七个办” 变“往上跑”为“网上跑”   台海网10月17日讯 据福州日报报道 日前,福建瑞玻玻璃有限公司申请的1200多万元先进制造业企业增量留抵退税,获税务部门审批通过。该公司财务管理人员孙亚男说:“增值税留抵退税让企业流动资金更充裕,可以帮助企业加速拓展市场。”在福州,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给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向效应正逐渐显现。这...

新一轮改革开放,深圳缘何再成先行者?

历史,总是在标志性的节点上镌刻永恒——在不惑之年,深圳经济特区再次率先吹响新一轮改革开放的号角。 10月11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简称《方案》),赋予深圳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更多自主权,支持深圳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和更高目标上推进改革开放。 《方案》围...

李克强向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成立大会致贺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5日向在京成立的国际商事争端预防与解决组织致贺信。   李克强表示,规则和法治是贸易投资主体应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的“防护网”,也是妥善化解商事争端的“公平秤”。中国政府近年持续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以公正监管维护公平竞争。中国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创新创业提...

厦门集美区“优化营商环境”政策解读系列宣传:中小企业发展篇

引言 厦门,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之一,40年来先行先试,按照高素质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生态花园之城、现代化国际化城市的要求,全方位推动厦门高质量发展超越。集美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跨岛发展”战略,争创“岛外大发展”排头兵,不断优化创新创业发展环境。近期,集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