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刺桐旧时光 老照片唤起人们对泉州的记忆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泉州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老照片直观记录泉州的城市变迁、民俗故事、海交史话、文化交流

1975年,遥望双塔。

上世纪70年代,泉州市区中山路人来人往,忙着采购元宵节物品。

上世纪70年代末,郭兰英来泉演出。

1978年,市区九一街至百源路一带。

台海网8月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老照片是过往历史珍贵的留存与记忆,虽然拍摄的年代久远,却生动记录下当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瞬间,唤起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美好记忆。老摄影家杨湘贤用几十年时间拍摄的上世纪泉州,让大家在一场时空的对话中,了解到老泉州的美好风光和刺桐故事……

与老照片来一场隔空对话

百源清池中,垂柳倒映;八角亭里,乐声悠扬……这样的画面,也许你再熟悉不过。可是,当你漫步池畔,透过层层荡漾的波光,穿越到旧时的光影,你是否看到上世纪泉州的身影?

为了让市民了解上世纪的泉州,真实还原当时的风貌,今年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泉州海外交通博物馆从老摄影家杨湘贤先生几十年的摄影成果中,甄选了一部分泉州老照片在馆里展览。这些老照片讲述了泉州的城市变迁、民俗故事、海交史话以及泉州的文化遗产,让大家一起走进胶片里的刺桐故事。

1958年,杨湘贤在电影制片厂工作,拍新闻纪录片;1962年新华社来电影制片厂挑人,杨湘贤就被选调到新华社当时的福建分社。

上世纪70年代初,杨湘贤到建设兵团去锻炼。在建设兵团,杨湘贤拍了很多照片,其中有一帧照片《金溪放排》还发表在《人民画报》上。所有的照片拍完后,杨湘贤一般自己动手,洗照片对他来说比较容易,而比较耗费精力的还是写文字,每一张照片里的人物名称、故事都要去查资料。

后来,杨湘贤被安排到泉州地委宣传部,他的摄影爱好得到了更好发挥,拍摄了很多关于泉州的照片。这些老照片,不仅反映了城市变迁,还讲述了民俗文化与故事,生动地记录当时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瞬间。“看老照片里的泉州,就仿佛在进行一场隔空对话。”杨湘贤说。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泉州市政府周边将新增1204个停车位

泉州市档案综合大楼及立体停车楼项目动工,建成后——市政府周边将新增1204个停车位 台海网8月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记者从泉州城建集团获悉,近日,泉州市档案综合大楼及立体停车楼开始动工建设,比原计划节点提前了3个月。项目建成后,市政府周边将增加1204个机动车停车位。 项目...

泉州首个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启用

台海网8月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8月5日,“共创文明城 工会在行动”主题活动暨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揭牌仪式在鲤城区新天城市广场举行。 “这个驿站很漂亮,配备很齐全!”“以后工作累了,可以来这边休息。” 位于鲤城区新天城市广场的户外劳动者服务驿站揭牌后,吸引了不少户外劳动...

619.1分!泉州中考第一名是她!

王徽音,总分619.1分!(满分630分) 语144A,数150A,英147.5A,物98A,化99A,思97A,历99.5A,地A,生A,总分589.1分。加上体育30分,总分619.1分。 毕业初中:泉州七中 毕业小学:泉州市第三实验小学 高中:已被泉州七中预录取 台海网8月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留着一头齐耳短发的王徽音看起来很文静、清秀。其实她的性格独立、乐观自信、爱好广泛、喜欢运动,也喜...

泉州口岸:今年上半年进口大豆增逾八成

台海网8月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泉州海关发布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泉州海关共监管进口大豆51.5万吨,同比增长86%,有力保障了企业加工食用油和饲料的原料需求,助力下游企业豆粕产品稳定出口。   据介绍,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国内粮油消费需求旺盛,榨油厂对原料大豆需求加大。同时,受政府出台一系列生猪养殖支持鼓励政策的影响,生猪存栏量增加,饲料...

永春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三级市场”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新路

作为福建省发改委确定的福建省首批生态产品市场化改革试点之一,泉州市永春县探索构建生态产品“三级市场” 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拓新路   好生态也要卖出好价钱   随着乡村旅游市场日趋复苏,永春县桂洋镇逐渐热闹起来。   去年,镇里联合8个建制村,出资500万元成立大白岩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深度挖掘本土生态与人文资源,试水乡村旅游兴农之路。精心打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