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青阳街道永福里社区在推行垃圾分类中有创意——
可回收垃圾能置换生活用品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每逢周末,轻资产晋江青阳街道永福里社区社工赖双惠便会在翰林春天小区物业大厅等待业主,此时,小区业主们带着装袋好的饮料瓶等可回收垃圾置换了洗手液、洗衣粉等生活用品。
这一幕是社区自今年7月试行可回收垃圾置换制度以来的常态,虽然奖励品不多,但极大地提高了群众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
今年6月,永福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伍婷婷在一次走访中,与社区党员、小区物业、社工机构等聊起了垃圾分类。该怎么推?什么方式是群众容易接受的?“当时,党员、物业、社工等都提出了很多不错的点子,最后经过研究,决定制定可回收垃圾置换制度,选取了翰林春天小区作为试点。”
据介绍,在前期推广垃圾分类及可回收垃圾置换制度过程中,党员、社工下了不少气力。“小区党员们靠前行动,不仅身体力行落实垃圾分类,还帮助其他业主识别什么是可回收垃圾、什么是有害垃圾、什么是其他垃圾。与此同时,社工也积极入户宣传。”伍婷婷说。
“刚一开始啥也不会,只知道可回收垃圾里面的几种。多亏了党员及社工的帮助,我才渐渐懂得。此外,我还专门到小区垃圾分类宣传栏上学。”这天,小区业主张丽莉带着空瓶子、废纸等来到小区物业大厅,赖双惠清点登记后,张丽莉置换了2包洗衣粉、1瓶洗手液和1包抽纸。
逐渐懂得垃圾分类后,张丽莉在家里设了可回收垃圾和其他垃圾等2种垃圾桶,提前把垃圾分类好。
赖双惠介绍,可回收垃圾统一收集后将送到回收站,售卖所得用于购买置换奖品。“开展可回收垃圾置换活动,我们实行财务公开。可回收垃圾置换制度只是推进垃圾分类的一种形式,更重要的是让垃圾分类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翰林春天小区试行可回收垃圾置换制度后,其他小区的业主也“眼红”了,纷纷与社区联系,希望在他们的小区开展这项活动,更好地推动垃圾分类。“下阶段我们也将在其他小区有序开展这项活动,倡导低碳生活,营造整洁、和谐的生活环境。”伍婷婷说。 (王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