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今年已完成112个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带着问题学,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市生态环境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晋江市、南安市建陶行业集中区物料运输车辆“滴洒漏”等道路扬尘治理,作为首批问题整改的突破口,指导晋江市、南安市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泉州在主题教育中以晋江南安建陶业扬尘治理为突破口,打响“蓝天保卫战”——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记者 谢曦 通讯员 刘宇蓝)带着问题学,聚焦问题查,对照问题改。市生态环境局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过程中,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以晋江市、南安市建陶行业集中区物料运输车辆“滴洒漏”等道路扬尘治理,作为首批问题整改的突破口,指导晋江市、南安市相关部门开展专项整治,不断提升环境空气质量,为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源头监管 出入高压冲洗 车辆密闭运输

扬尘治理,关键在源头。晋江市、南安市从严格规范建陶行业集中区物料运输车辆入手,从事后处置转为事前预防,从源头减少扬尘污染。

南安市官桥镇石鸡山工业区是南安建陶行业生产基地,集中了该市70%—80%的建陶企业。在铭盛陶瓷厂区内,一辆沾满尘土的装载车辆经过洗车台高压水枪的冲洗后,轮胎及车身光洁如新。企业负责人蔡天偿告诉记者,凡是外来车辆进入厂区、轮胎沾上黏土,都要经过洗车台的高压水枪清洗,方可驶出厂区。

“到目前为止,南安市已经有20多家陶瓷企业签订了高压洗车设施合同,年底前将全部完成高压洗车平台安装,并安装高清监控视频。”南安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傅子杉介绍,南安市陶瓷工业协会还牵头筹集60万元,计划在南安官桥陶瓷企业集中区配套建设一个大型综合洗车场所,预计11月将完成主体建设,服务园区企业和原材料供应商。

在晋江,建陶行业集中区物料运输车辆“滴洒漏”等道路扬尘问题综合整治工作也在持续推进。从货运企业源头监管入手,晋江市交通部门督促各运输企业落实主体责任,加强车辆及人员管理,严格落实车辆密闭等防泄漏措施,并要求及时报备陶土运输车辆。

路面巡查 查处违法运输车辆405辆次

加强重点路段的巡查执法,是有效遏制建陶物料运输车辆“滴洒漏”、乱倾倒等违法违规行为的“杀手锏”。

以安海镇、磁灶镇、内坑镇等建陶行业集中区为重点,晋江市规范物料运输车辆日常管理,严厉查处物料运输各类违规行为。同时将渣土车、石材车等大型运输车辆一并纳入整治,从严查处超限超载、扬撒污染公路、无证驾驶、未进行等级评定检测等违法行为。自9月1日行动开展以来,该市共立案查处重中型货车275辆。

针对渣土等运输车辆“躲猫猫”现象,南安市建立错时执法机制,采取定时、不定时或夜间定点设卡与机动巡查相结合方式,强化官桥镇、水头镇建陶行业集中区等重点区域、重点时段和重点路段稽查。属地乡镇政府还督促企业、矿场在大门口、车辆出入口安装高清监控视频探头并接入镇村平台,直接联网到公安、综治监控平台,并共享至数字化智慧城管指挥中心监督管理。自行动开展以来,共出动执法人员1339人次,查处违法运输车辆130辆次。

综合施策 完成干燥塔升级 实行“测管联动”

扬尘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治标又治本?

晋江市、南安市以颗粒物和臭氧污染防治为重点,综合施策打好“蓝天保卫战”。目前晋江市在产的102家陶瓷企业均完成干燥塔升级改造和窑炉尾气脱硫改造工作,安装干燥塔烟气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实行动态监管。通过配备二级或多级除尘设施以及碱法脱硫装置,确保陶瓷企业达标排放;在产陶瓷企业基本完成露天堆场规范化管理。南安市建陶企业干燥塔全面完成废气处理设施技改提升整治,安装烟气自动监控设施并与生态环境部门联网。 同时,南安市在完成窑炉烟气升级改造基础上,大力推进建陶企业实施窑炉烟气+喷雾干燥塔烟气联合治理组合技术,现在已有7家企业完成联合治理组合技术改造,既利于企业管理,也便于生态环境部门监管。

在日常监督管理上,两地均实行“测管联动”,确保企业达标排放。据南安市陶瓷工业协会会长张文意介绍,协会建立了微信工作群,每天数次滚动空气质量监测数据,即时监督建陶企业设备运行情况,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实施“测管联动”。一旦发现数据异常,协会会及时告知企业错峰生产乃至直接停产。同时,乡镇、协会还牵头工业园区企业出资,对园区道路进行翻修并实行专人保洁、雾炮车降尘。“以前,一天忘记关窗户,屋子里都是灰。现在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南安市官桥镇岭兜村村民张联胜欣喜地说。

“下一步,市生态环境局还将继续鼓励、引导行业协会进一步发挥作用,督促指导两地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让扬尘污染治理的成果长期保持下去。”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钱瑞峰介绍,今年以来,泉州持续推进大气污染源治理,在全市范围内实施120个大气减排精准治理项目,目前已完成112个项目,完成率达93%。监测数据表明,1—9月,中心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6.7%,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14,同比改善0.01。

相关新闻
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新闻发布会8日在京举行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11月8日上午,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新闻发布会将在北京举行。文化和旅游部、省委宣传部、省文旅厅、泉州市有关领导将出席,介绍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悉,第四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由文化和旅游部、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泉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将于11月22日—27日在...

泉州动车站公交线路LED屏上线 将再加装自助查询机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闽南网报道 6日,泉州动车站公交线路LED屏上线。今天有在泉州动车站搭公交的旅客,都能看到候客区的一块LED屏,上面清晰地显示了该站始发16条线路的发车时间、开往方向、途经站点、车号等信息,方便旅客了解线路信息,减少查询时间。本月中旬,泉州公交集团还将在此处安装线路自助查询机。 线路LED屏   据介绍,这块LED屏位于动车站风雨走廊尽头...

泉州:渣土车违法营运 最高罚10万

台海网11月7日讯 据闽南网报道 即日起至明年1月底,泉州市交通运输部门将在建筑渣土运输管理“百日攻坚”中,集中查处一批渣土车违反道路运输和公路管理的违法行为。其中,对未取得营运资质,参与非法营运的渣土车,将根据违法情节依法给予3万至10万元处罚,对被查处的其他违法营运行为,将依法给予顶格处罚。   据介绍,渣土车违法超限超载运输、污染公路、非法改...

泉州市区启用76个电子警察 车辆违停、不礼让行人将被抓拍

台海网11月6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为进一步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规范行车秩序,缓解交通拥堵,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有序、畅通,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促进市民文明出行。11月13日起,泉州市将启用电子警察设备,对机动车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停车、不礼让行人等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取证。 据了解,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停车电子警察抓拍设备(抓拍车辆违反禁令标志违法停车的违法行为...

注意!泉州这些医院、药店违约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被通报

台海网11月6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近日,泉州市医保部门查处了一批违约违规使用医保基金案件。现将9起典型案例通报如下: 1、2012年至2016年,惠安惠光眼科医院部分医生多次以伪造参合人员住院治疗手续和冒用“新农合”参合人员身份为非参合人员办理住院治疗手续等手段,骗取国家医疗补贴。医保部门按照《泉州市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协议》(2013年版)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