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9月15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此前到泉州时,姜昆就曾表示,闽南语对泉州曲艺文化“走出去”十分有帮助,这种独特的乡音,将凝聚世界各地闽南人的乡情。闽南语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中将起到很特殊的作用,用方言可以进一步增进两岸同胞的感情。
核心提示
姜昆来了!
9月11日至14日,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在泉州南安举办。中国曲协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与老搭档戴志诚登台献艺,演绎经典相声《欢歌笑语》,赢得泉州观众的阵阵欢笑。
在13日演出的候场时间,姜昆接受记者采访,畅谈泉州印象,述说与泉州曲艺界渊源,畅想两岸以艺术为媒交流合作的美好未来。
姜昆在泉州接受媒体采访
第一次来时,感觉眼前一亮
姜昆曾多次来泉交流演出。无论是此次中秋期间的第九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还是此前出席在泉州举办的演出活动、书画展览等,喜欢姜昆的泉州观众,对他的到来,都报以极大热情。
姜昆说,他对泉州一点也不陌生,人潮涌动的泉州,让他看到支撑曲艺发展的强大群众基础。一次次的泉州行,古城给他留下深刻印象,他与泉州曲艺界,也结下不解之缘。
“我第一次来泉州的时候,感觉眼前一亮。”姜昆说,古城里包括开元寺在内的一批与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的遗存,令人印象深刻。说起泉州的历史遗存,他更是如数家珍,所举的例子,也从古城拓展到更广泛的区域,比如五里桥、蔡氏古民居,还有各处老街巷。
他也感受到泉州日新月异的变化,“从我第一次踏上泉州的土地至今,已有10多年,这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这里的变化一定会更大。”
多年前,姜昆曾作诗盛赞泉州繁荣的戏曲文化:“泉州艺苑花满枝,临风妍笑妙于诗,梨园高甲木偶戏,满城南音传梓里。”他至今记得,在泉州首次听到南音,是15年前。尽管听不懂唱词,但当他得知这古雅的音乐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当时就肃然起敬,希望为支持南音艺术发展出一份力,让大家了解我们祖先留下的这份遗产,加深文化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