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6月18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柳小玲)泉州问诊把脉中心市区22处积水点,对症下药,一一开出改造“药方”,将进一步推动改善市区排水防涝问题。
昨日,海都记者从泉州市城市管理局获悉,针对上月中旬中心市区出现短时强降雨,造成市区大范围积水,个别路段、地方积水严重,给市民出行造成较大影响的情况,在泉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该局组织对市区排水防涝存在问题进行调查梳理,形成具体整治方案。
按方案安排,涉及的22处积水点中,8处积水点已动工整改,要求整改单位加强日常巡查,发现问题马上解决;9处积水点已列入相关建设计划,项目完成前采取必要临时措施缓解积水问题;5处积水点需片区改造统筹解决,先启动片区改造前期研究,适时实行片区改造彻底解决。
8处积水点:动工整改,马上解决
1. 后渚至城东快速通道路段
主要原因:道路下方8处箱涵排海口被土渣填埋,导致排水不畅。
解决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已组织清理出水排海口,要求加强日常巡查,发现排海口堵塞应及时清理。
2.后渚大桥(通港西街至快速通道匝道)
主要原因:道路与匝道桥连接处,地势低洼,且原设置桥梁泄水孔不足。
解决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已进场施工增加桥面泄水孔,并对原有泄水孔进行清理。
3.西街开元寺段
主要原因:西街两侧边沟内设置拦物网,加上两侧餐饮油污堵塞,造成道路排水不畅。
解决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已完成西街两侧排水边沟清理,要求鲤城区政府加强西街店铺管理,防止餐饮油污排入边沟,同时将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
4.泉山路城东北峰快速通道段
主要原因:城东北峰快速通道项目施工围挡占用车行道,导致雨水无法从雨水口排出,造成路面积水。
解决措施:要求快速通道指挥部负责建设临时排水设施,目前已完成。
5.刺桐北路与东湖街交叉口
主要原因:该交叉口路面地势低洼,刺桐北路北侧片区开发未完成,山体截洪设施缺失,导致山洪通过刺桐北路排下等。
解决措施: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负责改造平进式雨水口并增设雨水口,7月底前完成;快速通道指挥部结合刺桐北路至快速通道连接段工程项目建设,增设山洪截流设施等,9月底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