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德化白瓷“玩”跨界 推出1980多枚甲骨文印章(图)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5月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2000枚德化白瓷印章,犹如活字印刷的字模,填满德化瓷都画院德画瓷社的一面墙。

  这套囊括了目前可读、可识、可认的甲骨文及偏旁部首共1980多枚甲骨文白瓷印章,是德画瓷社篆刻老师林无言和泉州市工艺美术学会副会长、德画瓷社创始人曾建平携手,将篆刻与德化白瓷完美结合的产物。这套白瓷甲骨文印章,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 1980多枚甲骨文白瓷印章摆成一面墙。

  白瓷印章 走向世界舞台

  “我认为德化白瓷是君子之瓷,表里如一。”来自江苏的林无言,从事篆刻研究40多年。他说自己在2013年才首次接触德化白瓷,从此以后就与德化结下不解之缘,还在德化开设了一个工作室,一年有半年的时间在德化创作。

  长期从事金石篆刻研究的林无言,一直想寻找一种可以取代寿山石、青田石等传统天然印章石材的印章材料。看到白瓷后,他明白自己找到了。但当时实心陶瓷烧制还存在一些技术壁垒。

  “后来德画瓷社创始人曾建平三次找到我,说他们成功研发出0.3毫米超薄陶瓷板和厚达60毫米的实心瓷章,请我和他合作。”林无言由此加入了德画瓷社。

  “在瓷章这种新型材料上篆刻一整套甲骨文,是我的梦想。”2015年,林无言和曾建平开始合作,篆刻、烧制甲骨文印章。为了篆刻出这1980多枚印章,林老师废寝忘食,每天工作16个小时,有时吃饭都舍不得离开,而是让人端到工作室吃。整整伏案刻了一年,方才完成。“印章烧制出来那一刻,心情是最美不过的。”

  没退休时,林无言一年有一半的时间在德化,去年退休后他便长期住在德化创作,“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最近林无言在创作一套共30件白瓷印章,届时它们将和其他艺术家的瓷板画作品一起被送到日本展出。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甲骨文输入法取得突破 让古文字复活

新华社成都4月25日电(记者吴晓颖)甲骨文是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但要在电脑上打出这种像“画”一样的字却很难实现。刘志祥等人编制的甲骨文六位数字码输入法,让甲骨文电脑输入成为可能。他们编著的《甲骨文六位数字码检索字库》一书,近日由四川辞书出版社出版发行。   甲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因其镌刻、书写于龟甲与兽骨上而得名,是距今3000多年的商代王室...

“高冷”甲骨文走入大众生活

“高冷”甲骨文走入大众生活   今年是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甲骨文作为目前已知成系统的汉字的最早形态,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不久前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对甲骨文宣传推广的提案”,引发广泛关注。   近年来,甲骨文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殷墟甲骨文书法探赜》《甲骨文常用字字典》相继问世,甲骨文元素的文创...

81件明清德化白瓷亮相陈嘉庚纪念馆

台海网3月15日讯 据厦门晚报报道 近日,81件明清时期德化白瓷器亮相陈嘉庚纪念馆,喜欢瓷器的读者可以一饱眼福。展览将持续到4月12日。   德化与景德镇、醴陵并称“中国三大瓷都”,制瓷历史可追溯至唐末五代时期。宋元时期德化所产的白釉、青白釉等瓷器声名远播,随海上贸易发展远销海外。明清时期,德化制瓷工艺达到历史高峰,以玉洁冰清的胎釉质感与独具匠心的...

《甲骨文常用字字典》在安阳首发 收录已识读甲骨文1000余个

“比如你想知道‘八’这个字的甲骨文字形,就在拼音检索里查找,在第三页上就可以找到甲骨文‘八’的4种字形……”1月16日,在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的《甲骨文常用字字典》首发仪式上,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为读者详细讲解字典的用法。这是中国文字博物馆举办的“纪念甲骨文发现12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   配合当前社会上学习甲骨文、书写甲骨文的热潮,中国文字博...

清华简研读者揭秘汉字“前世今生”:曾遭三次“生死危机”

清华简研读者黄德宽揭秘汉字“前世今生”   汉字曾经历三次“生死危机”   自甲骨文以来有着3300多年发展历史的汉字,在发展中经历过哪些波折?11月28日,在“人文清华讲坛”上,文字学家黄德宽说,“了不起的汉字”曾经历过三次“生死危机”,汉字之所以了不起,在于汉字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