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导自演 4年骗走老乡27万元
以介绍工作、介绍老婆为蓝本,杜撰各种人物,编造各种故事,骗得老乡团团转
台海网11月21日讯(海峡都市报记者 尤燕姿)称兄道弟11年的老乡,处心积虑骗走了他27万元,他负债累累还透支了10余万元的信用卡。这事儿,搁谁受得了?
45岁的安溪人王某,就是这个“倒霉蛋”。他想不明白,那个人一直尊称自己为大哥,那个人在自己母亲忌日焚香时扑通跪倒连磕好几个响头,那个人曾那样真诚那样感动自己,怎么就突然对自己下手了?
其实不算“突然”,这场骗局,已持续了4年。真正停下来,是在昨天。“那个人”因涉嫌诈骗罪,被丰泽泉秀派出所刑拘。
“那个人”是安溪人李某,43岁。在这旷日持久的4年骗局里,李某杜撰了各种人物,编造了各种故事,让王某在“很快能娶到老婆、很快能当上公安局队长”的白日梦里,沉迷不醒地期待着。
各种身份间切换聊天 维护关系
2007年,当保安的李某和摆摊的王某,在泉州市区相识。最初几年两人就是纯粹的朋友,直到2015年3月。
当时,李某骑车回安溪的路上出了车祸,左腿残疾,丢了工作。没收入,要治病,老家还在建房,诈骗的念头在李某脑中萌生。围绕着介绍工作和介绍对象,他盯上了兄弟王某。
他可能也没料到,这出“戏”竟能“演”4年。他切换各种冒充的身份,与王某聊天、要钱。
“感情刚开始的热恋期”,李某作为牵红线的月老,上一秒刚给王某发完“刘美琴的亲戚是厅长,把她哄开心了,要进公安局开车就没那么困难了”,下一秒就切换成刘美琴,“老公,你吃饭了吗,你的老婆美琴”。
海都记者从李某与王某的短信内容中看到,几年来,李某不管以哪种身份出现,他的言辞里许多语序不通、错别字。发给王某的假任命书,内容也是自己编的:“××省公安局通知如下:关于新加入新警员王某某分局开车大队长或刑侦副大队长王某”,抬头不对,没有标点符号,语序不通,他拍了照片发过去,王某竟也信了。
王某从没起过疑心。他一直“遵纪守法”,认为要收到证件后才能持证上岗,所以把李某寄给他的好多套警服等警用物品都藏在家里,就等证件下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