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娜么美” 听晋江非遗传承人蔡美娜讲述“掌中木偶”(2)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光明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国家二级演员 蔡美娜

  十三岁开始学习掌中木偶表演,二十多岁时成为国家二级演员,“非遗传承人”、“当家花旦”、“知名木偶演员”……无数个成功标签的背后,是蔡美娜在“木偶路”上无悔的青春。

  艺无止境,喜欢就要去坚持

  小时候还未曾进行专业学习的蔡美娜,就对传统戏曲充满了好奇与喜爱。童年时的她,每到村里有高甲戏、梨园戏演出,就跟着奶奶拿着凳子去占位,每次看戏回来后自己也跟着唱几句。就这样,她渐渐地爱上了传统艺术,爱上了布袋戏。

  “内心有一种热爱,就是喜欢啊!”蔡美娜激动地回忆道。

  

  年小学毕业后,她选择去艺术学校学习木偶表演专业,一直到2000年走出艺术学校前往剧团当专业演员至今,二十多年的学艺路上,她总是告诉自己“艺无止尽”。从最初的基础表演到现在的“大戏”演出,从不知名的小角色到拿到了国家级奖项,这背后是蔡美娜对木偶艺术永不止步的追求。二十多年的历程中,她几乎每天都和木偶在一起,自己的业余时间也几乎全部投入到木偶表演当中。艺术上的不断学习对蔡美娜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但更是一种动力。

  

  每次排练很累的时候,蔡美娜都不会忘记自己选择这门艺术的初心,不管多苦多累,她都始终坚持下去。每当别人问她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专业,她总是笑着回应说:“喜欢就要坚持啊!这门专业对于一个女孩子来说的确是蛮苦的,像我们这样表演,手要举那么长时间,要边演、边唱、边做动作,的确非常累。表面上看起来感觉挺轻松,其实是很吃力的。虽然辛苦一点,但是毕竟我选择了我喜欢的路,我经历了一些别人没有机会经历的事,我觉得自己的内心还是蛮充实的!”

  不惧艰辛,积极克服专业困难

  从学校毕业后,蔡美娜与大多数木偶演员一样,都面临着如何把传统木偶与现代元素结合,让新时代的观众爱上掌中木偶戏。这个过程虽然历经许多困难,但她始终都坚持,克服了种种困难。

  表演的好坏都靠演员来实现,演员不仅依靠手上操作技巧的练习,而且还要研究怎样去改善提升传统的掌中木偶表演,要让传统的东西在我手上活起来!”蔡美娜说道。

上一页 1 2345下一页
相关新闻
爱拼敢赢的持久力量——“晋江经验”的传承发展与探索实践

《光明日报》刊发报道   爱拼敢赢的持久力量   ——“晋江经验”的传承发展与探索实践   台海网7月13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在福建晋江,这首几乎人人会唱的闽南语歌曲《爱拼才会赢》,唱出了晋江人奋力打拼的顽强意志,浓缩了晋江人最为宝贵的人生信条。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始终高度关注晋江发展,6年中7次深入晋江,进基...

福建出台“促进闽台文化交流17条” 邀台青“走进乡村”

台海网7月10日讯 据中新社报道 福建省文化厅9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促进闽台文化交流合作的17条措施,惠及台胞在闽参与并享受文艺创作演出、公共文化服务、文化遗产保护、文化市场与文化产业以及文化人才等方面。   福建鼓励台湾艺术表演团体参与福建艺术节等艺术活动,对入选福建艺术节展演交流的剧目,给予福建省参演院团同类剧目相同的演出补助;台湾艺术表演团体...

王凯挑战复古风 诠释雅痞气质直言“不想重复自己”

近日,王凯为杂志拍摄的7月刊封面组图正式曝光,并以“不想重复自己”为主题诠释对于演员职业的思考与其中的自我成长。王凯首次挑战港式复古风,“破壁”电影质感。他还表示:“我不想拼命重复自己,这对于生命而言,是一种消耗。”这不仅是他对自己人生的理解,也是他对于“演员”...

闽东乡村百年刺绣手艺人:盼老工艺在传承中日益壮大

闽东乡村百年刺绣手艺人:盼老工艺在传承中日益壮大   【解说】坐在案台前,年逾六旬的刺绣手艺人刘吉春正和老伴忙着赶制一批刺绣用品,穿针走线间,一幅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图案跃然在布面上。位于福建福安市溪潭镇的芹洋村是一个美丽的千年古村,由于群山阻隔,交通不便,这里保留了纯朴的自然生态和人文风情,刺绣就是其中之一。北京时间7月4日,记者走进芹洋实...

漳州观察:退出机制,为非遗传承“活血”

台海网7月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一则我省将出台代表性非遗传承人退出机制的消息,在非遗传承人中掀起波澜。   5月29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提交一审,条例拟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退出机制。条例(草案)规定,非遗代表性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死亡或者丧失传承能力,可以按照规定程序重新或者补充认定该项目的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