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两岸大学生记者全球直播 展示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1月27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昨日,结束了县(市、区)考察的第四届海峡两岸高校大学生记者挑战赛的参赛两岸学子们,走进古城,先是品尝了一顿丰盛的闽南文化“大餐”,随后走进府文庙、开元寺、天后宫、德济门遗址、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等,了解泉州海丝文化的深厚底蕴。

制作传统花灯、木偶头,学做泉州剪纸,欣赏南音、观看南少林武术表演,体验虫寻埔簪花围……为了让此次参赛的两岸学子们能够零距离接触、体验闽南传统文化,主办方特地在府文庙设了几个非遗项目体验区,让学子们既能看也能做。在体验过程中,还增设了一个小环节,让参赛学员们开启视频直播,将泉州精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直播的方式,向全国、全世界人民展示。哪个组的“粉丝”最多,就可以获得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礼物——永春龙水漆篮小摆设。学员们分成12个小组进行竞赛,大家各显神通,努力“吸粉”,在短短的半个多小时内,吸引了近万人观看,五湖四海的网友们纷纷为泉州的传统技艺点赞、留言。“我很想了解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如何一代代传承下去的。”台湾台中科技大学应用中文学系大四学生林芷暄说,此次她的参赛选题也与闽南传统技艺的传承有关,现场与几位非遗项目传承人的交流,让她对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有助于她更好地完成比赛作品。

“泉台两地的文化渊源非常深厚,此行对我来说,就是一次寻根之旅。”台湾大学心理学系大三学生罗崇纲表示,妈祖信仰是台湾非常重要的民间信仰,妈祖庙遍布台湾,他所在的台中也有。他从小跟着家人拜妈祖,也知道台湾的很多妈祖庙的祖庙是泉州的天后宫,因此,当他走进天后宫的瞬间,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好像找到了信仰的根。除此之外,泉州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保护力度之大,也让他非常感动,看到这么多年轻人在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他觉得这些珍贵的遗产一定可以很好地流传下去。

相关新闻
泉州叛逆少年一年离家出走十几次 家人无奈

台海网1月27日讯 据海峡导报大泉州报道,2018年1月26日上午七时左右,泉州高速交警三大队一中队民警赖永土接泉州高速指挥中心通知,在泉州环城高速水头西附近路段,有一名少年骑自行车在高速快车道上行驶,如若不及时处置,随时可能发生危险,接到派警后,民警火速赶往现场处置。 ...

泉州市全面提高城乡低保标准 今年起逐步推行低保网上申请

台海网1月27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为进一步提高城乡困难群众保障水平,本月起泉州市正式施行新的城乡低保标准,提高城乡居民生活保障标准。 城市低保标准方面,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南安、惠安、泉州台商投资区提高至600元/月;石狮、晋江为630元/月;安溪、永春、德化提高至560元/月。农村低保方面,石狮、晋江为630元/月,洛江、泉港、南安...

推进两岸社会融合,平潭 “嫁接”台湾经验

平潭开通“台北快轮”。念望舒 林映树 摄   平潭岚城乡上楼村的变化,让人眼前一亮。   走进这个村庄,眼见之处皆是两岸文化融合的成果:村口的地标是一座“小房子”,装饰着特色的风车、五彩斑斓的轮胎;新修的村道旁竖起了文化长廊,箩筐、酒瓶、渔网等经过包装改造成为精致的...

助力迈向两岸融合 两岸交流模式亟待调整改进

[导读]自从1987年两岸打破隔绝状态起,30年来,台湾海峡虽然风云诡谲,但都无法阻断民间对于两岸交流的渴望。   文/林金源   自从1987年两岸打破隔绝状态起,30年来,台湾海峡虽然风云诡谲,但都无法阻断民间对于两岸交流的渴望。过去30年间,两岸经贸的往来、人员的互访、交流的范围,大体呈现长期稳定增长趋势。但交流是手段,并非目的。对于期盼国家统一者而言...

个个是网红 台政坛掀直播热

台海网1月2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静娴)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里,“直播”是当之无愧的网络热词。无论是人,还是产品、商家,都能凭借在直播中玩创意一炮而红。在台湾,这股风潮更吹进了“衙门”,无论是县市首长、民意代表,还是在公家机关在行销公共议题或政策时,直播都成为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