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月24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选一种方式解构名著《红楼梦》,你有什么想法?
来看看泉州退休教师伍长积的答案:花4年多时间,将120章回改编成1924首七绝诗,出版了《诗话红楼梦》!
“这是个雅俗共赏的退休礼物。”伍长积很开心,学诗20年,终于将这个爱好转化成专著,“我本来打算把四大名著都改写一遍,没想到一本红楼梦就用了这些年”。
伍长积今年65岁,和父亲、著名慈善家伍泽旭一样,是泉州民盟盟员,少年时代经历过上山下乡,后来在好几所小学当老师。
45岁开始学诗 拜师作上了《诗刊》
伍长积的退休生活很安静:写诗,“就是年轻人说的,一个人的狂欢!”
结缘诗歌,竟是1998年一次到关帝庙上香。“45岁的中年人了,突然就觉得一定要写首诗,没写的话就难受得很。”半夜睡不着,伍长积起床翻阅中国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一番揣摩后,写了一首《谒关帝庙》(香炉万缕卷烟涛,千古人流涌大潮。留得关公忠义在,岂容鬼怪舞妖刀。)才满足地入睡。
不承想,此后对诗歌的兴趣,一发不可收,作品也越来越多,他就想着拜个师。“给当时很有名的山东诗人李晓梅寄了十几首,她还是很认可的!”最终推荐到中央级诗歌刊物《诗刊》青春版,刊登了其中5首,这些事说起来,伍长积至今感觉像发生在昨天。
有了底气,他更沉醉,后来发现还能换来回报:当时很多刊物都有刊登诗歌,他就去投稿,“一首诗,稿费多的三五十元,少的也有10元”,加上刊发后单位还给发奖金,1998年到1999年,一个年度他写诗赚了5000多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钱,当时他每个月的工资也就800元左右,泉州房价大概每平方米就1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