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关注,心理教育早已进入泉州的中小学,不少社区也有心理咨询室,今年市两会上人大代表提出——
建议将心理治疗费用纳入医保
心理健康教育进校园,学生可寻求心理辅导,缓解压力。(王柏峰/摄)
台海网1月17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在生活中,不少市民误以为心理咨询师就是心理医生。昨日,早报封面纵深《治心病 别越权》通过调查,起底了泉州心理咨询师的现状,并分析了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的本质差别,引起了读者的关注。近年来,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学校、社区内也都设有心理咨询室,今年两会期间,也有多位代表委员就心理咨询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提案。
学校:心理教育进校园 老师在线解心事
据了解,心理健康教育早已走入中小学课程。通过课程,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实施发展性和预防性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身心的形成;定期出好心理健康教育专刊,深入开展青春健康教育进校园等系列活动,让学生排除“心理干扰”,形成专心学习、积极向上的良好学风。
目前,泉州共有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所、省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10所、“泉州市中小学心理辅导站”65所和“泉州市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校”167所。另外,还有24个“泉州市中小学心理咨询师网上工作室”,有一支专业的心理教师志愿者队伍,在线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作为首批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泉州一中的心理咨询室里有专职教师5人,持国家心理咨询师证书、生涯规划师证书的兼职教师20人,心灵沙盘、行为训练、潜能开发等,都能帮助学生们舒缓情绪;城东中学建立了丰泽区第一个心理辅导站,在心理辅导站里,拥有“心理咨询室”“情绪宣泄室”“沙盘游戏室”和“音乐放松室”;在泉州市实验小学,学生们能够通过心理活动室参加团体辅导,还能进行单独的心理咨询,同样可以体验沙盘等心理咨询工具。
2017年,丰泽区还建立了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每周除了周三和周日外,其他时间均有开放,开放时间为上午8:30-12:00,下午3:00-5:30,主要服务对象为辖区未成年人及家长,旨在帮助未成年人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还会不定期举办一些课程,让学校的心理咨询师参加,进行交流互动,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
社区:心理咨询室 多数社区居民不愿去
“你知道社区里有心理咨询室吗?”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社区居民。
“知道,但没去过。”源淮社区居民张先生说,社区里早早就有了心理咨询室,刚刚设立时,邻居都觉得挺新鲜,但是真正去尝试的人还是比较少的,“在我的概念里,没有严重的心理疾病,不用去心理咨询室”。
2012年,源淮社区率先建立了全市第一个心理咨询室。当时,心理咨询师里供人发泄负面情绪的宣泄室勾起了不少附近居民的兴趣。宣泄室里有橡皮人,戴上手套,击打橡皮人,以此发泄坏心情,这样的场景原本只在电影和电视剧中出现,如今,大部分的社区心理咨询室里都能让市民体验到同样的情境,除了橡皮人,还有锣、鼓、宣泄球等。
社区的心理咨询室作为居民们的“心理驿站”,内有常驻的心理咨询师,社区居民遇上心理问题,都可以到咨询室里和咨询师聊聊。对存在严重心理问题或可能患有精神疾病的咨询者,咨询师会及时将其转介绍到泉州市第三医院或者其他三甲医院的心理科、精神科去。
记者随机走访多个社区,对附近居民进行调查后发现,心理咨询室的使用度并不高,居民们对心理问题如何舒缓还处于比较保守的阶段。“都是街坊邻居,到了心理咨询室,怕大家觉得我精神状态有问题。”一位不愿具名的市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