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泉州入境游客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如何塑造“古泉州(刺桐)史迹”旅游品牌,市政协提案建议——
发展泉州旅游 讲好“海丝”故事
九日山祈风石刻
台海网1月10日讯 据东南早报报道,泉州古城的保护和旅游的发展始终牵动人心。5日,早报A04、05版两会热点聚焦《让低调的泉州更有格调 让古城旅游吸睛又吸金》引发各界广泛热议。泉州市两会上,针对如何打响泉州的知名度、发展泉州旅游产业,市政协华大委员活动组和鲤城区政协分别提交了《促进泉州入境旅游发展 建设“海丝”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讲好泉州“海丝”故事 助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泉州入境游客占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介绍,2016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厦门、福州、泉州接待入境旅游者人数均超过20万人次,在城市排名中分别位于第11、19和21位;而在接待外国旅游者人数超过10万人次的城市名单中,泉州并未进入此行列。再从入境游客和境内游客的占比分析,泉州入境游客仅占游客总量的4.9%,低于全国6%的水平,与国际旅游组织公认的国际著名旅游城市标准相去甚远。
从泉州市旅行社的经营情况来看,目前泉州经营入境旅游业务的不足10家,绝大多数有国际业务的旅行社以出境游组团社和赴台游组团社为主,入境旅游经营部门普遍面临盈利能力差、人员老化、外语人才不断流失的窘境,难以承担入境旅游开发的重任。
市政协华大委员活动组认为,泉州对入境旅游的促销和奖励政策存在相对滞后的短板,应树立“旅游形象就是城市形象”的理念,把旅游宣传促销作为城市对外宣传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