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开展“霹雳一号”行动铁拳治污 一个月关停取缔228家涉污企业 非法“小散乱污”企业被取缔 台海网1月1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从2017年11月23日起,晋江全市展开环保“霹雳一号”行动,全面排查市内21条生态水域污染源,对涉及的违法排污企业坚决取缔、彻底关停。据悉,专项行动开展以来,晋江市环保局各执法中队与各镇街道派出所密切配合,并会同晋江市公安局成立5个特别行动小组,共出动2300人次,排查“小散乱污”企业303家,关停取缔228家,行政拘留40起。 加工废水未处理就直排 2017年11月26日,晋江市环保局执法人员对罗山街道梧垵村仑上自然村的一家加工点进行检查。该加工点2017年11月开始投产,主要从事肉牛屠宰加工等。执法人员检查发现,该加工点未配套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宰牛的血水和冲洗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放在地面上,最后排到车间外荒地上。 经查,该加工点未办理工商营业执照,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及未通过环保竣工验收,执法人员当即对该加工点车间外地面水取样。经检测,车间外地面废水中COD为12100mg/L,氨氮为210mg/L,PH值为7.18,其中COD、氨氮浓度分别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的120倍、13倍。 目前,晋江市环保局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业主张某辉已被拘留。 去年11月29日,在深沪镇大深路旁的华海村一印花加工点内,执法人员发现,该加工点设备简单,环境脏乱拥挤,水槽内有大量印花版面清洗留下的废水,一根塑料管从加工点内的一处缺口连接到加工点外,废水直接通过塑料管排入路边的水沟,最终流向湖漏溪。 经查,该印花加工点未办理环境影响评价手续,未通过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竣工验收,也没有办理排污许可证或临时排污许可证。 一天取缔7家排污加工点 去年12月8日,安海镇联合环保、电力、公安、行政执法等部门,依法取缔了7家“小散乱污”违法排污加工点。 在安海镇仁寿村,一家叫做侨星铸造厂的加工点藏身在简易竹棚搭盖下。加工点内,一座简单的冲天炉是其主要生产设备,现场未见任何相关环保设施。据了解,此类利用简易冲天炉实施生产的铸造厂属于我市淘汰落后产能范围,其生产过程会直接造成大气污染。 在曾埭村一家石材加工点内,石材打磨和切边产生的石粉随处可见,废水也未经处理直接外排。执法人员依法将加工点的电表进行拆卸,强制断电。 全面围剿 三大污染源 记者了解到,自晋江“霹雳一号”环保行动开展以来,晋江各镇街道迅速行动,取得了初步成效。截至2017年12月21日,晋江全市共出动2300人次,排查“小散乱污”企业303家,关停取缔228家,限期整改67家,移送行政拘留40起,移送公安侦办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起。 据悉,在接下来的“霹雳一号”行动中,晋江将全面围剿工业、农业、生活这三大污染源,涉及的污染企业,一经查实坚决曝光、坚决取缔,彻底关停,确保一个不留;对已经销号的污染源将定期倒查回访,一旦发现回潮,将加重处罚、坚决打击;对占用河道、违规排污触犯法律法规的行为,公安、法院等部门将强势介入,坚决查办,形成震慑。 |
台海网1月1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 记者日前从市就业和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获悉,2017年,泉州市从失业保险基金中拨出专款,对符合稳岗补贴条件的297家企业,累计发放稳岗补贴资金1769万元。 为减轻企业负担,激励企业在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中承担稳定就业的社会责任,更好地发挥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作用,我市根据省人社厅和财政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失业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