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泉州新闻  >> 正文

泉州工艺制品:互联网+非遗+文化走出新路子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陈清河指导艺人制作竹藤编。

台海网12月27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12月10日—15日,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承办的海丝(泉州)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在中国闽台缘博物馆举行,富有精妙构想和新颖创意的362件精品佳作集中展示,彰显出泉州优秀文化的强大生命力。在这些展品中,包含了安溪竹藤编、永春漆篮等众多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对新经济时代的特点,包括安溪家居工艺业在内的泉州工艺制品产业积极探索‘互联网+非遗+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摸索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传统工艺与商业结合等产业发展模式。”泉州市城镇集体工业联合社主任郑文良说,在城联社的推动和引导下,在互联网时代,通过创新+融合,竹藤编、漆篮等非遗项目获得了有效的传承与发展。

藤铁家居传统工艺创意新生

2014年,安溪县竹藤编工艺被列入国家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为安溪县进一步打响“藤铁工艺”品牌迎来了全新契机。

福建省非遗保护项目竹藤编技艺传承人陈清河介绍,藤铁工艺从竹编起步,发展成为竹藤编、藤铁工艺,到现在的家居工艺文化产业,是一条不断创新之路。陈清河认为,非遗本身也要不断创新,不同时期要有新的内涵,不同时期对竹藤编的创新发展,推动了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开发出更多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工艺精品。今后将更加积极倡导“设计提升贸易”创新理念,推动家居工艺文化产业在产品设计创意上下功夫,向产品附加值要效益。

如今,安溪家居工艺业采取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并举、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大力拓展销售市场。目前,安溪县已入围全国电商发展百佳县,中国藤铁工艺第一镇尚卿乡、城厢镇入选全国淘宝镇。安溪县家居工艺从业人员达12万人,2017年全行业产值可达130亿元。

玲珑漆篮见证非遗产业转型

永春漆篮也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得益于网络时代的沟通便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这件闽南宝贝。这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回到永春县龙水村,潜心研修漆篮技艺。”泉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永春县龙水漆篮工艺有限公司董事长郭志煌说。

“我是从漆篮起家的,感觉到有一种责任,把漆篮文化做强、做大。”郭志煌说。2012年3月,他放弃深圳的生意,回到家乡龙水村,带领乡亲共同发展漆篮产业。他还带着艺人们到德化等地考察、参加文博会等,让大家意识到漆篮要往高端市场方向走。

根据市场需要改进质量,设计新包装,开发新产品,龙水漆篮厂与泉州师院等高校对接设立大师工作室,研发漆篮高端精品,实现由日用品向工艺品、收藏品的拓展。同时,加大市场营销力度,开通电商平台并实现漆篮的网络销售300万余元。郭志煌还是龙水村村支书。在他的带领下,如今龙水村把漆篮产业与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旅游有效结合在一起,不断升级龙水产业文化。

相关新闻
泉州台商区一石雕厂内 一工人双腿被机台压断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24日下午,在泉州台商投资区洛阳镇南北主干道一石雕厂内,一名男工人不幸失去了双腿。 受伤男子被救下来 当日下午2时许,台商消防大队东园中队赶到现场救援。当时,受伤男子双腿已被机台压断,流了不少血,脸色发青,情况不容乐观。两名工厂员...

客流不断下滑市场萎缩 泉州公路客运如何应对寒冬?

2009年起,公路客车客流不断下滑,市场逐渐萎缩;本月初,闽南快运宣布退出快运市场 ——公路客运如何应对寒冬? 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推出定制快车适应市场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12月4日,闽南快运宣布退出快运市场,市民唏嘘不已。其实,这只是公路客运市场不断萎缩的一...

泉州一股民筹600万欲配资炒股被骗 警方千里缉捕追回钱款

中新网泉州12月25日电 (吴秀峰 蔡玲艳)福建泉州的翁先生有着多年炒股经验,今年11月,他和几个朋友筹款600万元(人民币,下同),与天津一“老板”达成借款合同,向其借款1800万。本欲配资2400万炒股的翁先生没想到,钱汇入对方股票账户后,对方突然以“违反合同”为借口,将钱全部从股票账户转走,随后“失联”。 福建泉州鲤城公安局12月25日通报该案称,经过一个多月...

泉州今年淘汰近万辆黄标车 进度排名全省第一

台海网12月26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市黄标车淘汰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近日发布通报,截至12月15日,全市累计淘汰黄标车9584辆,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10.2%,任务完成情况位列全省设区市首位。 自国务院2013年发布“大气十条”以来,我市各级政府有关部门认真部署落实黄标车淘汰工作,得到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四年多来累计淘汰黄标车60816辆。...

泉州一股民筹600万欲配资炒股被骗 警方千里缉捕追回钱款

中新网泉州12月25日电 (吴秀峰 蔡玲艳)福建泉州的翁先生有着多年炒股经验,今年11月,他和几个朋友筹款600万元(人民币,下同),与天津一“老板”达成借款合同,向其借款1800万。本欲配资2400万炒股的翁先生没想到,钱汇入对方股票账户后,对方突然以“违反合同”为借口,将钱全部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