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快运退出客运市场
出路
多种经营突破困局
泉州市共有公路客运企业64家、客运站49家,客运班车3500辆、营运线路752条、日发客班约12万班,是泉州各种运输方式的龙头老大。随着高铁、公交、长途客车限制等因素的影响,公路客运市场的萎缩,客运企业感觉危机逼近,纷纷采取措施应对,谋求新发展。
探索定制客运服务
“机遇与挑战并存。”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党委书记陈金晖谈起道路客运经营状况,认为担忧与希望并存。他说,道路客运的下滑是不争的事实,但是每个事业都要经历起步、发展、繁荣、衰退的过程。虽然目前旅客量下滑,但是出行还是需要的,只要找准定位,还是大有可为。
他说,闽南快运虽然退出客运市场,但是一些车辆留在他们公司,开往厦门、漳州方向的班车仍然正常发车,同时还将根据客流情况随时调整相关班次,方便乘客。
他介绍,道路客运是他们的主要营业,作为国营企业,方便出行是他们的责任,所以对未来道路客运的走向,他还是充满信心。他们会根据线路的走向合理安排班次,客流多就加密班次,客流少就减少班次。只要度过这个寒冬,春天终究会来的。
在深耕客运市场,方便乘客出行方面,该公司还将推出“互联网+”的方式,建立一个平台,就像购买动车票一样,所有班车的票都可以网上购退票。
此外,泉州从去年开始也在探索道路客运的转型升级,结合市民个性化、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及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先行先试,探索推进定制客运服务。开通了泉州—福州、泉州—石狮、泉州—惠安3条定制客运班线。
改客车为旅游车
“把客车改为旅游车辆,这也是一个策略。”施建西说,现在旅游市场比较火爆,把运输乘客的客车改为运输游客,是一个选择。之前,他们就选购一些新车或是把一些剩余的车辆转为旅游车辆。
相对于汽车客运市场的“悲观”,客运公司对旅游汽车客运市场却是非常看好。市汽车运输总公司有关负责人说,由于福厦、龙厦动车组开通后,冲击沿线城市客运业;同时,将给沿线城市带来大量游客。
将短途客车公交化
在小轿车和大公交发展的夹缝中,公交成为客运公司的新选择。
市道路运输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目前大泉州的发展已经突破原来城区公交界定的范围,公交发展迅速将加快,短途客车将逐渐减少,为了避免重新建设,在原来的资源上进行整合,将短途客车公交化。
据了解,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短途客运实现公交化已是大势所趋。为了改变短途客运逐渐萎缩的趋势,早在2007年,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就涉足公交业务,成立了泉州第二公交公司。
另外,客运企业还要转变经营理念,采取区域合作、强强联合的方式,与省内运输公司联合经营,抢先占领高铁旅客接驳的短途客运市场,积极申请发展接驳高铁旅客的短途客运班线。还要对同一方向或同一区域的省际、市际客运资源进行整合。
多举措发展农村客运
记者了解到,今后,我市将进一步拓展农村客运市场,这为客运公司提供了一个发展机会。
据介绍,随着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速公路、快速通道网络进一步完善,客运公司要抓住机遇,对已经开通客运班线的乡镇要根据客运市场需求及时加密运力,对尚未开通客运班线的乡镇要及时申请开通新的客运班线,填补部分乡镇客运市场空白。
同时,随着我市农村公路网络建设的不断推进,可利用村村通客车的政策机遇,实行车头向下,积极开辟农村客运市场,争取在政策上对发展农村客运有所倾斜,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
客运企业进入物流领域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传统运输企业变发展货运服务为发展物流服务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事实。”市道路运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分析说,物流业是一个朝阳产业,在客运市场日益萎缩的情况下,客运企业要积极推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顺应新兴物流业的发展趋势,抓紧市场调研和协调落实物流项目,也可引进投资者,寻求强强联合,构建特流基地投资、建设和运作,发展以运输、仓储、配送为主的物流运输体系,进而带动企业跨入物流行业。
作为泉州道路客运龙头企业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已经调整企业结构,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向物流领域进军。
多元化经营增强后劲
面对运输市场竞争加大,运营成本、管理费用不断上升,客运企业需多元化经营,加大其他业务拓展力度,不断提升其他业务收入,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可以发展撬装加油站、车损统筹业务等。
市汽车运输总公司已经认识到多元化经营的重要性,确立了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拓展油品发展业务。对企业车损统筹业务加大推进,扩大运营规模,形成持续有效的自保机制,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同时,还涉足酒店、房地产、物业管理、股票、充电桩等多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