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体验
扫码开锁路边还车
随手可及用车一元
下午2点多,记者特地赶到东湖街,现场体验一把共享单车。东湖公园北侧的人行道上,树荫底下,停放着十几辆白色车身、黑车把、红车胎的单车,整齐有序。
车子已经上锁,只是没有像“小黄人”有固定的停车柱,车上印有“hellobike”英文字母,皮质车坐椅写着“用车一元”的一行小字,旁边则还有一个二维码。
随后,记者用手机扫了扫单车二维码,进入该系统,页面立即跳出“随手可及想骑就骑”。
底下还需要下载相关程序,分苹果和安卓两种系统,之后就可以骑车走人了。
市民反响
新鲜事物还在观望
随意停放影响市容
“昨天还没有,今天上午就出现了,应该是夜里运来摆放的。”家住东湖街附近的王女士说,从去年7月份市区“小黄人”投入使用,给市民出行带来不少便利,“现在连共享单车也来了,这是个新事物,还想再看看,才考虑使用。”
而市民刘先生则认为,共享单车是一种全新的公共交通模式,随手可及,想骑就骑,确实十分方便。近年来,在国内不少城市已经风行,像省内的厦门、福州,听说去年开始就出现了,“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哪些地方能停放,如果是无序乱停,一来不方便借还车辆,二来也会影响市容、交通。”
部门声音
市场竞争才有压力
市民出行多个选择
“共享单车进入泉州,这首先是一件好事,说明泉州这个市场潜力大。”泉州市市政工程管理处作为中心城区公共自行车系统主管部门,对于一夜之间“杀入”泉州街头的共享单车这个行为,该处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尽管这种行动并没有得到任何部门的允许,“只要这些单车的管理者,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影响城市形象,对市民出行也有利”。
他说,目前中心城公共自行车系统由微笑自行车公司负责运营,满街都是“小黄人”,“一个有竞争的市场,才能为消费者提供更完善的服务。我们也不想培养一家独大的局面,至少让市民在出行时,多了一种全新的选择。”
他认为,目前进入市区的共享单车数量不多,主要集中在温陵路、东湖街等人流量大的路段,而且与“小黄人”相比,不论从车辆维护、调度,还是锁车柱等配套,共享单车都存在一定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