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产业观察 | “国民小吃”飘香四海、“天然氧吧”清新醉人,这座绿都打品牌有招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编者按:建功新福建,八闽大地在行动。近日,由福建省委网信办指导,人民网福建频道发起“福建‘封面’系列融媒体调研行”活动,聚焦新福建建设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效,挖掘福建各地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奋斗故事。这一站,走进三明市,围绕当地“践行‘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理念,促进全面绿色转型”开展调研。

三明,地处福建省西北部,“中国绿都”“沙县小吃”“天然氧吧”都是它最显著的标签。

自然风光旖旎,文化底蕴深厚,三明立足优势资源,走出一条以品牌为引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之路。

转型升级,擦亮沙县小吃“金字招牌”

提及三明,不得不提的就是那张响亮名片——沙县小吃。从街头巷尾的简单小吃摊,到如今遍布全国的8.8万家门店,年营业额超550亿元,沙县小吃以物美价廉、薄利多销,成了名副其实的“国民小吃”,更成为了富民强市的特色产业。

沙县小吃全国门店超8.8万家,年营业额超550亿元,是名副其实的“国民小吃”。吴光添摄

研发新品酱料,丰富产品线,是沙县小吃转型升级的第一步。炒饭酱、水煮牛肉酱、黄焖鸡酱等创新酱料的推出,让老沙县有了新风味。

同时,沙县小吃还积极构建全产业链体系,打造了1600亩沙县小吃三产融合示范园,从生产种植、加工销售到物流配送、餐饮服务,“强二产、带一产、促三产”。

今年,沙县区制定出台工作方案,优化服务和管理,强化品牌引领和数字引领,推动沙县小吃产业向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方向提升,推动沙县小吃“再领风骚”。

整合资源,打响“绿都三明”文旅品牌

不仅美食诱人,三明丰富的自然生态和人文历史同样令人向往。作为旅游资源大市,三明拥有3个世界级和200多个国家级旅游品牌,每个县(市、区)都有国家4A级景区。

如何将这些宝贵资源“串珠成链”,形成整体优势,是三明文旅产业发展的关键。

2023年初,三明市部署创建“环大金湖旅游度假区”,以泰宁大金湖为区域中心,全面整合泰宁、建宁、将乐三县旅游资源,统筹推进“吃住行游购娱”配套产业联动发展。

在丰富文旅业态方面,三明也下足了功夫。

在泰宁县,左圣路夜市、九举巷泰宁晚茶、进士巷工艺美术大师一条街等特色街区,为游客提供了丰富的夜间消费选择,提升旅游体验。

在将乐县,以体育经济为龙头,深化 “体育+旅游”模式,打造“水上运动天堂”。建设水上运动基地,国家蹼泳队训练基地、中国女子水球训练基地相继落户,专业运动队的训练场景成为了金溪河畔一道美丽的风景。

青山绿水释放发展红利。2023年,三明市共接待游客超56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约470亿元。

尽享“森”呼吸,打造“最氧三明”康养品牌

走进三明,就如同走进一个“天然氧吧”。这里森林覆盖率达77.12%,群山环绕,古木参天,碧水长流,空气清新。

2019年,三明被确定为全国森林康养试点建设市,为康养产业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三明大力发展森林康养产业,打造“中国绿都·最氧三明”品牌,成为经济发展新增长极。

蛟湖村位于三明将乐县南口镇,望山亲水,风景旖旎,是革命老区村,也是宋代理学家杨时幼年居住地及后裔聚居地之一,先后获评“国家级森林乡村”“国家级3A景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等称号。

南口镇党委副书记肖文龙介绍,通过对村内旧屋、河道、果林等闲置资产充分梳理、盘活,依托“红色文化、绿色生态、杨时文化”三大优势资源,引进文旅企业入驻,建设蛟湖文旅康养研学运营项目,着力发展营地研学和森林康养。“未来我们计划以蛟湖村为中心示范,辐射带动附近村落,挖掘特色优势,串点成线,打造全域康养。”肖文龙说。

蛟湖村的喜月庐露营基地里,绿色稻田郁郁葱葱。人民网 谢星宇摄

围绕基地差异化、产品多样化,三明以“森林+”为主线,因地制宜推动森林康养与文旅、体育、医养、农业、研学等融合发展。比如,清流县有“森林+温泉疗养”,沙县区有“森林+食疗”,大田县有“森林+康复疗养”,尤溪县有“森林+特色疗愈课程”,明溪县则有“森林康养+观鸟休闲”。

据统计,三明市各森林康养基地现有从业人员1600余人,全市森林康养基地实现年营业额20亿元。2023年,全市森林康养业接待量近150万人次。

从转型升级的“沙县小吃”到风景如画的“绿都三明”再到生态康养的“最氧三明”,如今,三明市正以品牌为翼,翱翔在高质量发展的新蓝海上。传统产业焕发新生,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一幅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的美好画卷正在三明徐徐展开。(来源:人民网;谢星宇 陈蓝燕 兰志飞 李唯一)

相关新闻
三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工业逐“绿”而行

“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的三明实践(三) 三明: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传统工业逐“绿”而行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先后12次深入三明调研,为三明擘画绿色发展蓝图。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调研时指出:“青山绿水是无价之宝,山区要画好‘山水...

三明将乐:“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

将乐常口村航拍。(将乐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8月16日上午,2024年全国生态日现场调研活动走进三明将乐、沙县和三元。 在将乐常口村的现场调研中,将乐县高唐镇宣传委员、常口联村党委书记张林顺说,三明市将乐县作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孕育地和实践地,始终牢记“青山绿水是无价之...

全国首单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保险落地三明

  8月15日,全国首单林业生物资产票据保险落地三明,为三明市三元区陈大国有林场134.6亩林木提供37.2万元的林业生物资产损失风险保障。   7月26日,三明市三元区陈大国有林场林业生物资产票据第一期在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平台以48.8万元顺利成交,为三明“林票2.0”首次实现市场化交易。在三明市林业局的牵头以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三明监管分局的指导下,...

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在福建三明举办

   2024年8月15日是第二个全国生态日。   2024年全国生态日主场活动当日在福建省三明市举行,主题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陆续举办主场活动开幕式、生态文明重要成果发布会等活动。   27个国家部委领导、各省(区、市)代表、专家学者、机构代表、企业代表等近4...

首届全国生态日生态产品推介展示会在三明举办

14日至18日,首届全国生态日生态产品推介展示会在三明市会议中心举办。推介展示会设置福建·三明馆,展示福建生态建设成果,其余30个省(市、区)展位环绕布置在展馆两侧。 据悉,此次参会的全国31个省(市、区)共展出约300个精深加工生态产品,180个区域公共品牌,430个生态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