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生态+”激活绿色发展新动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新华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这是8月11日拍摄的福建三明市泰宁县上清乡崇际村(无人机照片)。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8月11日,参观者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上清乡崇际村游览参观(无人机照片)。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8月11日拍摄的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上清溪两岸风光(无人机照片)。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8月11日,游客乘竹筏在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上清溪游览丹霞美景。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8月10日,游客在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常口村常上湖畔游玩(无人机照片)。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8月10日拍摄的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生态保护型村庄”常口村(无人机照片)。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8月10日,参观者前往福建三明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参观(无人机照片)。经过多年发展,官庄国有林场“场村合作”林业面积达3.84万亩,新增林木蓄积量27.7万立方米,发行林票2275万元,受益林农近3万人。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8月10日,一名女子在福建三明沙县官庄国有林场拍照。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8月10日,福建三明沙县官庄国有林场场长张标强(右)与沙县夏茂镇梨树村林业种植大户洪集体在参观林场时交流。根据“场村合作”协议,官庄国有林场对夏茂镇梨树村643亩山林实行托管经营。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福建三明沙县夏茂镇梨树村林业种植大户洪集体展示领取的林票(2023年10月17日摄)。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这是8月10日拍摄的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景区(无人机全景照片)。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8月10日,福建省三明市泰宁县大金湖景区一艘游船在傍晚时分返回码头(无人机照片)。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9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元利珍稀菇有限公司工人在搬运食用菌。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9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元利珍稀菇有限公司工人在加工食用菌。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9日,福建省三明市极野食品有限公司工人在生产竹笋食品。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5月9日,福建省三明市马岩林下经济种植示范基地工作人员查看林下种植多花黄精长势。

  福建省三明市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82.7%,森林覆盖率达77.12%。作为全国首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三明创新推出林票、林业碳票、国有林场“场村合作”等改革措施,用改革激活林业产能及林农收益。三明市立足于生态优势,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森林康养、林下经济等生态型产业,不断拓宽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通道,探索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新华社记者 姜克红 摄

来源:新华网

相关新闻
靠“打包卖空气”也能赚钱,三明是怎么做到的?

“绿水青山还真成了金山银山。”“靠‘打包卖空气’也能赚钱。”这是10日记者在三明市沙县区采访时听到最多的话。沙县有“两面”,一面是千山叠翠、万木争荣的绿意,另一面是人头攒动、热热闹闹的农村产权交易。 20多年前,福建开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先声,聚焦“山要怎么分”“树要怎么砍”“钱从哪里来”“单家独户怎么办”以及“两山”如何转化问题,持续推进三...

福建三明:特色体育活动深化体教融合

  近年来,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多所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体育课程,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体育苗子。沙县区深入推进体教融合,坚持“一校一品”发展思路,鼓励学校结合各自特色和学生需求开展科普、劳动、阅读、体育等课后活动。   记者:郭圻   配音:冯译霆   新华社音视频部出品

今日出战!三明籍运动员林文君,加油!

8月8日16:30 三明籍运动员林文君 将参加2024巴黎奥运会 皮划艇静水女子单人划艇200米预赛 她能否晋级呢? 让我们拭目以待! ↓↓↓ 林文君——皮划艇 (林文君 资料图) (以下比赛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个人资料 国际比赛 2021年,获得日本东京奥运会皮划艇静水项目女子单人划艇第六名; 2022年,获得皮划艇静水世锦赛女子单人划艇200米第三名; 2023年,获得皮划艇静...

福建集智助推两岸融合 赋能乡村振兴

据中新网三明8月6日报道 4日,由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各民主党派福建省委会联合举办的“集智助推两岸融合·聚力赋能乡村振兴”两岸融合发展座谈会在三明市召开,邀请两岸高校专家学者、乡建乡创团队共同聚焦两岸融合、乡村振兴等主题,开展交流研讨,为助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两岸...

两岸融合发展座谈会在三明举行

8月4日,以“集智助推两岸融合·聚力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两岸融合发展座谈会在三明市举行。副省长、台盟省委会主委江尔雄出席会议。 座谈会邀请近50位两岸高校专家学者、闽台乡建乡创团队成员,共同围绕两岸融合、乡村振兴等主题,展开交流研讨,并举行了闽台乡建乡创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及项目合作签约仪式,为乡村全面振兴集智聚力,进一步促进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