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走进宁化县城郊镇现代农业(薏米、河龙贡米)产业园,产业园三期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推土机、挖掘机等工程车辆来回穿梭。
“此前三栋房屋长期征迁不下来,卡住了项目推进的‘脖子’。”三明河龙贡米米业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曾绍鹏说,去年以来,镇村干部利用晚上或者周末时间入户做工作,解决了这一难题。
该项目是省重点项目,总投资约1.6亿元,包括研发科技大楼、河龙贡米副产品深加工厂房、4条副产品深加工生产线等,建成投产后可提供100多个就业岗位,年产值达3000万元。河龙贡米是宁化特色农业产业,该项目将有助于贡米产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加快转型升级。
由于在推动项目进展中的优异表现,瓦庄村党支部书记谢荣烘多次获评城郊镇的“每周之星”。原来,镇里将“每周之星”上墙公布,同时与个人荣誉、干部疗休养、村(社区)千分制考评相结合,设立奖励机制,比如,千分制考评中,获评一次“每周之星”可加5分。谢荣烘说:“‘每周之星’的评比让我们干部有被认可的成就感,在工作中更有争优、争先、争效的意识。”
“以前对干部的考评大多是集中在年底,有时会受年底工作印象的干扰,造成有的干部考核结果不够全面,难以服众。”宁化城郊镇党委书记巫铠攸介绍,城郊镇地处宁化县城关,随着宁化县“东扩南伸”城市发展战略推进,2019年以来,浦梅、兴泉铁路,长征主题公园等百余个重点项目落户城郊镇,如何提振干部的精气神事关项目的推动。
为了解决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问题,2019年,镇里建立“党建+每周之星”干部评价机制,把每周工作表现突出的干部评选为“每周之星”。2021年,城郊镇进一步延伸“每周之星”评选机制,在村及社区两委干部中开展评选活动。
“谁都不想当最后一名,所以我们村干部都想把阶段性的工作做好。”城郊镇马元亭村有关负责人说,该村有2条高速和1条铁路经过,但因征迁任务重难度大、矛盾纠纷多、党组织凝聚力不够等问题,在2020年被评为软弱涣散党组织。“每周之星”延伸到村(社区)以来,马元亭村重点攻坚项目完成较好,历史遗留问题解决较快,一举获评全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城郊镇党委探索开放式评价模式,让一些平时默默无闻的村子也有机会崭露头角。
相对偏远的上畲村项目不多,去年却4次获评“每周之星”。原来,为破解抛荒问题,驻村第一书记张振华带领村里党员认领撂荒耕地种植莲子,通过直播解决莲子的销售难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获得一颗星;在短视频大赛中,宣传本村视频获赞最多获得一颗星;向上争取两个30万元以上的资金项目,获得两颗星。
为确保评选的公平,城郊镇党委建立健全常态化工作机制,成立“每周之星”评选领导小组严把评选关。评选主要看本职岗位工作表现优异、挂包村工作表现突出、重点工作中心工作表现突出、突击阶段性工作完成较好及得到上级部门肯定等5个方面。
评先用“星”,干部用心。城郊镇连续三年获得宁化县乡镇年度综合考评第一名,连续四年获全县“五比五晒”项目竞赛考评一等奖。“党建+每周之星”干部评价机制接地气、更精准、更灵活,目前已经在全县多个乡镇推广。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