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将乐:修复再现宋代古渡口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7月14日,在将乐县水南镇渡头村南部金溪河畔的宋代古渡口遗址改造修复工程的工地上,将乐县城市发展集团公司瑞祥公司施工人员正紧张忙碌着铺设公园边的花岗岩。

台海网讯    去年12月31日,考古工作者在将乐县水南镇渡头村发掘发现古代渡口遗迹,海拔145米,平面呈“┳”字形,均用不规则、大小不等的青石条板、卵石铺垫砌筑而成,并出土少量古瓷器、瓦片等。据从出土的遗址、遗物特征判断,该遗址为宋代古渡口码头,古时属当地百姓和往来商旅进入将乐县城所必经之地。

据清乾隆《将乐县志》记载,“宋绍熙年间,邑人黄侍郎伯固始于城之东南隅架梁以达水南之下村,今桥门外三华桥遗址是也。而上村之民有事于县者,则于金溪门外设渡以济。”由此可推测该渡头形成不晚于南宋。

专家表示,通过此次发掘,宋代时期将乐渡口的整体空间格局或将得以呈现,对将乐古渡口的研究与复原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为此,将乐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这一考古新发现,委托县城市发展集团公司邀请相关考古学者和专家亲临现场考察,进行图纸设计。

据了解,该项目工作面积5000平方米,总投资380多万元。主要建设项目有:渡头遗迹旧石复制、旧涵洞改造修复、观景台、自然生态驳岸、河岸鹅卵石砌筑等10多个。负责该项目的张经理介绍说,从设计图纸拿到手到现在刚好5个多月,施工班组克服今年上半年雨季多和高温天气影响,加班加点确保工程按时完工。( 郑承光 文/图)

相关新闻
首次发现!将乐龙栖山生物圈添新成员——古氏草蜥

7月9日,将乐县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科考调查员在野外科考时发现了古氏草蜥,这是龙栖山首次发现该物种的野生种群,刷新了该物种在保护区的分布纪录。近年来,将乐龙栖山保护区加大了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越来越多的珍稀动物频频露面,尽显自然之美、生态之美。 延伸阅读 古氏草蜥,旧称台湾地蜥,隶属于蜥蜴科草蜥属动物。古氏草蜥头长大于头宽,头背呈暗褐色...

“撂荒死角”变“富民粮仓”  福建将乐夏稻插秧忙

福建将乐县安仁乡水稻种植户田间劳作中。董观生摄 夏至节气,在福建三明将乐县,夏种工作已全面展开。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今年夏种中,将乐县全力开展撂荒地整治,多措并举推动荒地变良田,让“撂荒死角”变为“富民粮仓”,开展形式多样的助农活动,鼓励农民抢抓农时,抢...

将乐:金融“活水”助企解难

24日,在将乐县积善工业园,16辆满载芙蓉李的货车开进福建赛园食品有限公司。 “往年收购季,我们都会向银行申请纾困贷款。今年芙蓉李收购量同比增长超过10%,需要的资金更多。”公司负责人臧国庆吐露心声。 在臧国庆苦恼之际,中国农业银行将乐县支行及时伸出援手,向其解读福建省关于落实制造业中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专项政策,以及省财政厅“制造业使用专项贷”贴息政...

福建将乐:传统文化游戏过节 尽情释放童真

图为老师在孩子们额头上点上雄黄,驱邪辟祸。 董观生 摄 图为小朋友们参加“将乐擂茶”制作。 董观生 摄 图为幼儿园的老师们穿上汉服为小朋友们戴上彩蛋,寓意着幸福安康。 董观生 摄 图为小朋友们开展蹴鞠比赛。 董观生 摄 图为龙舟赛游戏上,小伙伴们打鼓加油。 董观生 摄 ...

将乐:管住污水 美了溪水

台海网5月23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初夏的早晨,将乐县万安镇高坊村村口的小公园里,三三两两的村民在纳凉、散步。 几年以前,这块地聚集了全村的猪舍和厕所,污水横流、苍蝇乱飞。后来,经过厕所改造,家家户户的污水连入地下管网,再经过村口的一个小型污水处理站多道净化,过去困扰村民们的污水和臭气不见了踪影。猪舍和旱厕成功拆除,建起了小公园。 将乐县是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