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老区三明 深化改革焕新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三明医改体现了人民至上、敢为人先,其经验值得各地因地制宜借鉴。”

“三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探索很有意义,要坚持正确改革方向,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积极稳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创新,探索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力争实现新的突破。”

……

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对医改、林改等作出了重要指示。省党代会报告对三明提出了深化林改、医改和教改的新要求。是激励更是责任,三明锚定建设“改革创新之城”,把三明革命老区建设得更好,让老区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高位推动

建设“改革创新之城”

“从事林业几十年,从没想过空气能卖钱还能贷款。”不久前,三明市沙县区富口镇白溪口村林农杨金德获得了首笔“福农·碳票贷”,激动不已。

去年5月,全国首批林业碳票在三明签发,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领到了编号为“0000001”的林业碳票,迈出了“空气”卖钱的新步伐。

四季更迭,青山常绿。围绕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三明陆续推出“林票贷”“碳票贷”等一系列新探索,让“不砍树也致富”不断照进现实。

在7月1日举行的首届全国林草碳汇高峰论坛上,三明林改系列做法得到全国各地专家代表的一致点赞。国家林草局先后两次发文向全国推广三明林改经验做法,三明市继续位居2021年度中国“绿都”综合评价榜首。

不只林改,用改革的思路、创新的办法解决问题、推动发展,已经成为三明历届市委、市政府的重要法宝,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改什么、怎么改”,心中有数、手中有招。

老改革有创新,新改革有突破。去年8月,三明市委开展“牢记新嘱托、增创新优势、再上新台阶”活动,增创改革新优势成为重要议题。在去年9月召开的市第十次党代会上,三明提出要把建设“改革创新之城”作为三明建设“一区六城”努力方向之一。今年2月,三明全市重点改革攻坚战役动员部署会召开,作出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役”工作部署。

眼下,“跨村联建、居民夜谈会、人才回引”基层党建三大品牌、政治监督下沉监督机制等改革新领域、新品牌不断涌现。三明善用改革开新局,努力实现生态“高颜值”、发展“高品质”。

给舞台、给荣誉,让改革者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三明市先后对医改、林改、河长制等重大改革开展专项奖励,并于2021年设立改革创新特别贡献奖,对2016年以来全市改革创新工作贡献突出、成效显著的36个集体、66名个人给予记功或嘉奖,进一步激励担当作为。

聚焦问题

精准发力开新局

深化改革“改什么”?三明盯住“难点”“痛点”下苦功,从群众最期盼处、工作最薄弱处改起。

“没想到离开学校那么多年,还能拿到大专文凭。”在清流县工作的浙江人江红良高兴地说,“理论知识在晚上和周末时间进行线上学习,不影响工作,老师讲的内容契合工作实际,学满三年考试通过并拿到学历证书后,就能评更高一级职称。”

“二元制”教学,实现了不脱产又能提高人才素质,受到当地企业欢迎。这是清流县针对当前本地氟新材料人才紧缺现状,通过深化教育改革,探索清流县高级职业中学与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黎明职业大学合作进行“二元制”大专人才培养的办学新模式。全县共有3家企业68名员工正在进行学历提升。

三明市坚持“像抓经济一样抓教育”,创新完善党委政府“六个一”教育领导工作机制、基础教育“总校制”办学机制、教师“协同培养”机制等“十大举措”,扎实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以“总校制”改革为例,三明针对基础教育发展城乡和校际不均衡、局部地区优质教育资源不足难题,以强校引领弱校,从而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下沉。

目前,三明市承担的127个国家级、省级改革试点任务顺利推进,先后获全国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优秀城市等一批荣誉。

改革为民

老区人民笑开颜

“考虑到难度很大,家属本来准备让我去大城市的大医院,没想到三明也可以。”来自省外的陈先生因外伤致小腿骨折合并血管损伤及软组织缺损,于7日顺利接受了一站式精准修复手术。

“骨头、血管、肌肉、皮肤受损,一次完成治疗极具挑战。”主刀医生朱庆棠告诉记者。朱庆棠来自中山一院,目前挂职担任三明市第一医院副院长。

去年8月,三明市与中山一院合作共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通过临床专科“一对一”对接、骨干专家驻点、设立名医工作室、远程医疗指导……“常见病在市县基层解决”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此前的‘三医联动’解决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看好病’‘大健康’是下一步医改的方向,其中,提升医防融合水平是关键。得益于总院制改革,三明很好地理顺了管理体制,为实现医防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朱庆棠说。

据悉,实施深化医改“六大工程”以来,三明群众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在2021年度福建省第三方满意度测评中,三明市公立医院职工满意度全省第1名,出院患者满意度全省第2名。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去年以来,三明建立“周末早餐会”“居民夜谈会”一早一晚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目前已举行环卫工人、企业家、残疾人、农民工、援外抗疫医护人员等周末早餐会,听取意见建议91条,累计解决55条;开展夜谈活动1.5万余场,下沉干部5.2万人次,解决群众问题诉求3.7万余件,形成全社会关心关爱弱势群体、困难群众氛围,“大爱三明”的暖流在城乡大地涌动。

三明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下一步将努力传承好三明改革的传统和基因,弘扬基层首创精神,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努力再打造一批全省叫得响的改革品牌,全力打好“重点改革攻坚战役”,着力建设“改革创新之城”,当好全省改革的“试验田”,加快打造新时代改革创新的新高地。(来源:福建日报  记者 方炜杭)

相关新闻
国高网南昌至潮州高速公路三明段项目通过专家复审

记者从三明市交发集团获悉,7月9日-11日,省发改委在福州组织召开国高网南昌至潮州高速公路(原浦城至武平高速公路)三明建宁至宁化段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复审会议。与会专家经认真讨论,认为修编后的项目工可报告能符合国高网工可编制标准,同意通过复审。 据悉,项目按国高网定位修编后,推荐路线全长约119.7公里,估算投资约176.6亿元。路线起于建宁县里心镇上...

三明医改:“三张处方”保健康

记者近日在福建三明采访时,听说了一件新鲜事:乡村医生为村民看病抓药的时候,会一次开出“三张处方”:药品处方、生活运动处方、饮食处方。   日前,三明市将乐县万安镇寺许村村民张胜凤一家人正准备做午饭,乡村医生孙贤荣上门随访来了。像往常一样,孙贤荣为张胜凤做了常规检...

改革引领,泉州加速“强产兴城”

历史文化名城泉州,是我省民营经济大市,被业界誉为“民办特区”。 改革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泉州市以“晋江经验”为指引,勇闯改革深水区,深化“强产业、兴城市”创新实践,民营经济砥砺前行,奋力建设“海丝名城、智造强市、品质泉州”,走出了一条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城市加速蜕变之路。 爱拼敢赢 勇当改革开放弄潮儿 “爱拼敢赢”是泉州的名片。...

注意!三明这2个高速路段将封道施工,车辆需绕行

关于泉南高速A道西洋隧道施工期间交通管制的公告 为确保泉南高速A道西洋隧道施工顺利实施,需对相关路段实施交通管制,现将具体情况公告如下: 一、管制时间:2022年7月13日至15日(24小时全天候封道) 二、管制路段: 1、泉南高速A道167公里至186公里(泉州往永安方向) 2、永漳高速B道岭头枢纽路段(龙岩往永安方向) 三、管制措施: 上述管制路段,车辆禁止通行。泉州往三明...

三明市清流县举行2022年清流文化旅游周

2日,三明市清流县举行2022年清流文化旅游周暨“龙舟竞渡·福满清流”第二届龙舟赛主题活动。活动通过龙舟赛、非遗和网红打卡点授牌、农特产品直播展售等系列活动,把体育竞技、非遗传承、文化旅游等进一步融合,打响“太极水城怡养清流”文旅品牌,推动清流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