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5月17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近日,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村民黄强将一台高速插秧机停在田边,认真地调试插秧的株距、行距和深度。 “秧来喽!秧来喽!”不远处,黄强的父亲黄勤建开着装满秧苗的三轮车,紧挨插秧机停稳。随后,一人驾驶,一人将秧苗放进秧箱,秧爪上下跳动,不一会儿,秧苗整整齐齐地立在泥土中。 “你看,没有一处空蔸,不需要人工补秧。”到转弯处,黄强停下插秧机,回头望着刚栽好的秧苗,露出笑容。 建宁位于由闽入赣的北大门,曾是红一方面军总前委、总司令部、总政治部和苏区闽赣省机关驻地,闽西北和闽赣省革命根据地中心,在五次反“围剿”革命斗争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砥砺前行。让老区苏区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是建宁的奋斗方向。 闽江源头的独特条件,造就了建宁杂交水稻制种业。这些年,建宁县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标准化生产,“小种子”逐渐成长为大产业。 2021年,全县制种面积和产量分别达到15.3万亩、3550万公斤,产量占全国杂交稻种约17%——全国每10粒杂交稻种就有1粒来自建宁。“建宁水稻种子”还获得全国唯一水稻种子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目前,建宁正从种业大县向种业强县迈出新步伐。建宁县制种综合农机化率从2012年的60%提升至80%。“集育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机烘等为一体的制种机械化模式,让制种更有奔头了。”客坊乡制种大户谢英华说。 早在2013年,谢英华就看中家乡制种产业的前景,返乡创立福建华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动村民发展机械化制种。“以插秧为例。一台插秧机能抵40个人,不仅效率大大提升,而且插秧成本从一亩360元降至110元,利润也高了不少。”谢英华说。 依托机械化制种、信息化管理,建宁种业产业发展集聚区加速崛起。禾丰种业、天力种业、华昊种业、华谷高科等一批龙头企业入驻,促进建宁形成制种、仓储、加工、交易、物流等全产业链条。同时,建宁加快建设先正达集团水稻种子供应链创新中心、粮储建宁直属库等延链强链项目,以及粮食加工产业园、稻种线上交易平台等,进一步打造“中国稻种基地”。 位于建宁县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杂交水稻双创孵化基地建设项目刚刚完成土地平整。该项目总投资约2亿元,将建设集企业孵化、种子线上交易、种业科技教育培训、科研及成果展示于一体的孵化基地。“项目建成后,将为40余家种业企业提供完整的创新创业服务,进一步延伸建宁种业产业链。”项目有关负责人介绍。 小种子铺就老区发展金路子。如今,建宁县有55家专业合作社,辐射带动2.35万农户制种增收,去年水稻种业总产值为28.4亿元。在种业的助力下,建宁连续5年获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水稻种子,成为老区绿色发展的“新名片”。(福建日报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饶丽英) |
台海网5月1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12日,在建宁县溪口镇枫元村高标准农田示范片,一列农旅观光小火车载着游客,在绿油油的稻田里穿梭,别有一番风趣。 据了解,建宁县现有高标准农田21万亩,今年继续投入资金4809万元,建设3.1万亩高标准农田。溪口镇在做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