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半月谈》记者 邓倩倩
闽西革命老区宁化县是福建省最后一批“摘帽”的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宁化一中虽处于经济后进的老区山区,近年来却成绩斐然。2017年以来,该校平均每年有200余名学生考进985/211高校,一本上线率超50%,本科上线率达90%以上。
校长吴太明说,山区县域学校没有区域优势,没有资源优势,更没有人才优势,只能全面推进学校综合改革与制度创新,才能杀出一条血路。“县中兴,则县域教育兴;县中强,则全县民心安。”
宁化一中学生在跑操。(邓倩倩/摄)
县中转向精细化管理
走进宁化一中大门,主干道两旁的杰出校友简介牌尤为醒目。从早年毕业成为院士、专家、企业家的校友经历,到近年考上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的校友寄语,校园内随处可见励志标语。每个班级门口还贴出学有所长的“学习之星”、班主任寄语,以及海内外名校的简介,让学生浸润在“向优秀看齐”的氛围中。
“这里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环境能够对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产生正面积极的影响。”吴太明说,“根植于闽西苏区吃苦耐劳、奋发有为的精神传统,山区学生靠读书改变命运的愿望很强烈。”
宁化一中每届学生约800人,其中过半数是农村户籍生源。为方便偏远地区学生上学,该校立足建设成一所寄宿制高中,全校寄宿生约900人。学校组织寄宿生晚自习,但走读生也大都自愿参与。课后时间回到学校自习,形成风气。
“小县城向来极少寻求校外补课,我们要满足学生们在校内‘吃饱’。”吴太明说,面对新高考和激烈竞争,曾经的粗放型管理难以适应新需求。如今的精细化办学探索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机制,如初高中衔接机制、导师制等,全方位关注学生成长。
在宁化一中有个共识,不放弃任何一名学生。学校提出“三全三扶一档”的教育机制。通过谈心交流座谈、励志专题讲座等对困难学生“扶志”;派科任教师“多对1”扶智,做好成绩分析和学业帮扶计划;设立资助管理专兼职人员,确保贫困学生各类资助政策落实,帮助学子圆梦。
2017以来,学校共“三扶”600多名困难学生考上大学。“山区县中孩子首要的需求是通过高考的跳板登上大平台,才能获得更好的条件和机会,去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吴太明说。
让教师行走在成为名师的路上
县中教育好不好,师资是关键。面对高质量新教师短缺、结构老龄化等县中的共同困境,宁化一中走出一条新路:不能单兵作战,而是在打造高效团队上下功夫,依靠教师团队的整体力量和科学管理方式提高教学水平。
吴太明说,宁化一中每学年均要求骨干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订合同、议措施、带业务、传经验,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与指导监督作用,实现教学相长。
2013年入职的数学老师张炜斌成为市级名师赖国强的徒弟。“一来就有师傅,这是学校的传统。”张炜斌说,自己向师傅学习授课方法,并在师傅指导下参加两次教学技能大赛,分获县级一等奖和市级二等奖。
“参加技能大赛、课题研究是历练教学能力的途径,学校建立教学科研奖励制度,为教师创设脱颖而出的路子。”吴太明介绍,学校还给教师们搭建种类齐全的平台,如同区教研、教育沙龙等平台。
2015年,学校成立高考研究室。钻研原创试题是宁化一中教研的特色工作,针对新课标、新高考进行前瞻性研讨,每学期编辑出版三期《试题原创》。
“名师是折腾出来的。”吴太明说,健全教师培养机制的同时,也要改进教师评价机制,充分肯定教师的劳动。他提出,每年举行一次极具仪式感的“班主任节”,通过说、画、唱、咏等形式为班主任画像,使其成为学校的“热门岗位”。每年教师节,为从教30年并且还在一线的教师颁发“益壮弥坚”奖牌,让教师形成与学校同命运、共呼吸的认同感。
县中寄托着农村群众对更好教育的期盼
吴太明从教近30年,从乡镇初中到城区县中,从一线教师到教育管理者,他深刻认识到,县中在乡村振兴战略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寄托着广大农村学生接受更好教育的美好期盼。
吴太明认为,县域学校在发展初期,重视升学结果,既是山区孩子发展的需求,也是自身发展的需求。当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通过不断内化提升,逐渐拥有更高更广阔的视野,也将致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使创新型人才和升学目标相辅相成。
吴太明在上课
近年来,宁化一中将“体教融合,健体铸魂”作为学校的办学特色,此观念被师生们理解并践行。体育课不允许被其他课占用,每天课余时间,学校篮球场、乒乓球场、羽毛球场等区域遍布学子们运动的身影。春季开展素质拓展运动会,秋季有趣味运动会,日常还有篮球赛等。
社团活动在宁化一中也并未缺席。基于地方特色和校情,学校共有30个社团,如客家文化研究社、民乐社、英语话剧社等,时间安排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后。机器人社虽然基础薄弱,但学校舍得购进先进的设备,让学生开阔视野。
吴太明说,宁化一中的未来,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办人民自豪的教育”,为山区县全面提高办学质量,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来源:《半月谈》2022年第4期 原标题:《吴太明:县中兴,民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