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福建省沙县区——精心育苗木 走出致富路(新春走基层)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人民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福建三明市沙县区城关驱车来到富口镇一处育苗基地,大片绿油油的树苗让人眼前一亮,10多名工人正忙着移栽幼苗、包装基质、挖沟排水。这里是富口镇白溪口村村民杨金德的“楠木育苗基地”。

苗木基地不远处,是罗卜岩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不大,却是全国少有的以楠木天然种群及其种源为主要保护对象的省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工作站站长黄茂根介绍:“楠木是珍稀树种,自古以来就被用于制作贵重家具。过去,砍伐买卖天然楠木的现象比较普遍,楠木资源几近枯竭。”1983年,罗卜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因保护楠木种源而建。

白溪口村家家户户外出做小吃生意,有大量闲置土地和留守老人。多年前,在外做生意的杨金德回乡,正赶上福建省出台政策鼓励发展珍贵树种,给予种植珍贵树种的林农相应补贴。看准机遇,杨金德把闲置的土地流转过来,开始种植楠木。第一批楠木种子就来自罗卜岩省级自然保护区。

眼下,正是育苗好时节。在杨金德育苗基地的育苗大棚内,上万颗楠木种子上个月刚刚播下。杨金德介绍,楠木种子的出苗率能达到90%,长大后的一年苗、三年苗销量很好,重庆、浙江、广西等地都有客户,在园林、绿化、山上造林等方面的应用很受欢迎。

得益于人工楠木的繁育,如今罗卜岩自然保护区内,楠木的群落面积已有约30公顷。“保护好树,也能致富。”杨金德说,有了资金,自己一边扩大树木种植品种和面积,一边发展沙县小吃“炖罐”所需的穿山龙、牛奶根等林下作物种植。如今,杨金德不仅在城里买了新房子,还带动村里留守老人、脱贫户、周边乡镇空闲劳动力就业超300人。

正说着,赶上沙县区国有林场营林人员张禄来拉树苗。看着一袋袋套好基质袋的楠木苗被运上卡车,杨金德满是期待地说:“今年我们和沙县区林业局合作,准备了100多万株苗,打算重点发展林下经济。”

《人民日报》( 2022年02月13日 第 04 版)

相关新闻
顺昌:稻田养鱼,走出一条乡村致富路

台海网11月21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11月19日,走进顺昌县埔上镇河墩村西坑自然村的涂长辉的稻田,只见刚收割完稻谷的田边一侧鱼塘,涂长辉正放着水,塘里的稻花鱼已渐渐露出水面,扑打着浪花,他迫不及待拿网抓鱼,脸上写满了喜悦。此时的稻花鱼长得肥肥壮壮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正是上桌的美味佳肴。 养殖户涂长辉抱着丰收的鱼儿喜不自禁。(通讯...

致富“黄金果”农民有“余甘”

溪东村民筛选余甘。 台海网11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余甘是漳浦县种植历史悠久的特色水果。这几年来,漳浦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余甘种植,走出了一条生态种植余甘果的致富路,余甘成为许多村民的致富“黄金果”。 “余”味无穷 余甘果又名牛甘果、油甘果,也有“油金子”之称,...

返乡养石鳞 松溪这名大学生寻找致富新门路

台海网11月4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棘胸蛙又称石鳞、石蛙等,常喜栖息于深山老林的山涧和溪沟的源流处,因其肉质细腻且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元素,被美食家称为“百蛙之王”。近年来,由于人工过度捕捉,让本就十分稀有的野外石鳞变得越来越少,因其生长条件特殊,人工养殖比较困难,松溪县渭田镇董坑村的大学生周承杰正是看好了这个市场,回乡与父亲一道养...

靠一片绿叶带乡亲致富,这位老兵的创业之路太牛了!

9年的时间 他在3000亩茶叶园里 种出了一片片“金叶子” 远销全国27个省(市) 合作社销售额累计超2亿元 这么厉害的人 不仅是“茶二代” 还是一名退役军人 今天小花就带着大家 一起来了解这位战友背后的故事 从一腔热血 到辨茶行家 浙江绍兴新昌县回山镇的 茶园里穿梭着 一个小小的...

台商西迁落户甘肃:让两岸“新农人”同致富

中新社兰州9月23日电 题:台商西迁落户甘肃:让两岸“新农人”同致富   中新社记者 丁思   走进戈壁滩的果蔬大棚,观察室内温度,轻触挂满枝头的果实……23日是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扎根甘肃武威市古浪县戈壁滩近两年的台湾“新农人”古耀堂,忙碌地穿梭于大棚内的过道间,“像呵护孩子一般管护着农作物”。   “我很喜欢农业,最大兴趣就是在土地里试种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