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文化是
中国最古老的传统文化之一
它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
走进夏茂镇文昌宫
一同感受一下
这座始建于明代的古老建筑
所蕴含的深厚“福”文化
文昌宫
文昌宫,位于沙县区夏茂镇东侧山尾仑山麓,茂溪之滨,是一座宫殿式的古老建筑。清乾隆年间重建,清嘉庆年间重修,清光绪年间再修。现存于文昌宫内“福”字,为乾隆皇帝赐御书。
据史书记载,夏茂人罗英笏(1709-1778年),字榗抡,号茂溪。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中武举人。乾隆四年(1739年)殿试赐武探花,点授御前侍卫。乾隆九年(1744年)授云南维西营参将。乾隆十三年(1748年)金川动乱,调任罗英笏前去平乱,金川平定之后,皇帝赐御书“福”字,并提升为贵州定广协副将。因皇帝赐“福”,“崇文尚德”之风在夏茂盛行,文昌宫被视为当地“福”址。
尊师重教之“福”址
时光回溯,明清时期,文昌宫内书声琅琅。文人墨客的诗赋积淀了文昌宫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让它成为了夏茂古镇文化和智慧的象征。清朝时期,只有相当于秀才以上者才有资格参加文昌宫的一切活动。民国时期,也要小学程度以上的人方可入席。昔时,学文者,在此吟诗作赋;习武者,在此砌磋武艺。每年春秋两季,本地生员要在此举行祭祀活动,激励学子夺魁。如今,人事更迭,世事变幻,文昌宫所推崇的“崇文尚德”却是一代代传承了下来,成了夏茂镇名副其实的“民间书院”,除了学子大考要到文昌宫祭祀外,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全镇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学生家长都会齐聚在文昌宫,开展尊师重教日活动,鼓励学子勤奋自勉,学好本领。“民间教师节”活动的开展,也鞭策着当地政府关心重视教育,影响着夏茂镇教育事业的发展。
星火燎原之“福”址
文昌宫不仅是文人学子的“民间书院”,也是星火燎原之“福”址。1927年到1928年春,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夏茂先后有两批青年学生赴省城福州读书,接受马列主义思想,部分进步学生官锦铨、黄可英、罗起佑、姜元顺等在福州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们利用寒暑假返乡时,以夏茂文昌宫为秘密聚会地点,积极开展革命活动,组织青年学生、教师、农民举行会议,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马列主义,并发展洪基等人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夏,闽西北第一个属于中共福建临时省委的地方党组织——中共沙县特别支部就在夏茂文昌宫成立。它是沙县人民革命的重要里程碑。使沙县成为福建省最早建立党组织的县份之一。此后,文昌宫成了中共沙县特别支部活动的主要场所。1933年8月23日,彭德怀司令员、滕代远政委率领中央主力红军东方军第一次解放夏茂;1934年1月,彭德怀、杨尚昆率领红三军团再次进入夏茂,文昌宫都是红军活动的重要基地。
中共沙县特别支部部分成员与进步青年在夏茂文昌宫前合影
“福”字赋予了文昌宫更多的文化内涵
“福”文化伴随着文昌宫
经历了时代变迁、历史更迭
如今这里早已成为了
爱国爱乡的教育基地
备受沙县人的推崇
来源:三明市沙县区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