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三明大田县:好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近年来,大田县不断加大投入,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形成“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温度”与“智慧”并存的养老服务发展之路

好服务让养老变享老

台海网12月24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三明市大田县地处闽中,是典型的山区县。县里60周岁以上老年人有5.7万人,占总人口的13.6%,多数住在农村。山高路远、居住分散,给农村老人养老带来不小难题。面对逐渐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如何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建平台 养老服务有“智慧”

“可以来帮我理个发吗?”近日,91岁的文江乡昭文村视力残障老人杨斯杯按下手机的SOS键。

在大田县泽惠养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一接到电话,信息平台自动定位,并调度附近孝老员,15分钟后,同村的孝老员上门为老人服务。

养老服务中心成立于2016年,大田县委托福建居敬泽惠养老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建立“互联网+”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老年人通过免费提供的智能手机“一键呼叫”,服务中心就近精准调度,实现1分钟接单、15分钟内上门服务。该中心能调度签约服务机构和2000多名孝老员,为居家老人提供助医、助餐、助洁、助浴等多元化服务。

“山区交通不便,许多农村老人子女外出务工,留下老人在家,养老服务工作难度不小。”中心负责人蒋联松告诉记者,大田整合县、乡、村三级养老资源,与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所、家政、超市、快餐、理发店等1117家机构签订协议,依托智慧平台,实现“统一调度,一呼百应”,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县8个社区和266个村。

截至目前,泽惠养老服务中心已承接居家养老服务对象26471人,线下服务26.8万人次。目前,大田县建成6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3个乡镇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77个农村幸福院。

为惠及更多老人,大田县为65周岁以上特困供养人员、低保对象、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重点优抚对象、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重度残疾人中的老年人等7类群体购买价值80元的线上线下服务,并为独居、孤寡老人购买线上服务。“我在中心参加了家政培训,还学习按摩和足疗。”45岁的孝老员池春兰告诉记者,服务结束后直接扫描老人的二维码就能结算,同时将服务情况以图片或视频形式传输至平台。

结对子 党员帮扶有“温度”

“开饭啦!”在华兴镇仙峰村万寿延养老服务中心,67岁的老党员翁景富正给老人盛饭。“我还年轻,可以砍柴,做些农活。”他告诉记者,79岁的郑旺金是他的挂钩帮扶对象。一对一帮扶、低龄党员为高龄老人服务,这是仙峰村积极探索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

今年3月,仙峰村整合幸福院、老体协、老人活动中心、孝廉公园等公共资源,打造集文化娱乐与休闲、慈善募捐、医疗保健、餐饮照料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为老服务阵地。

服务中心理事长由村党支部书记翁扬鑫担任,老党员任秘书长,指导中心建立和完善财务、安全等各项制度。离任村干部、老党员带头做表率,积极参与,组织人员做饭、洗碗,打扫卫生,参与后勤管理,保障互助养老高效运转。

翁启造:菜豆3斤、角瓜23斤;翁扬岁:鸡蛋50个;翁景富:食用油一桶、米粉10斤……挂在厨房的助餐捐款名单里,列满了村里老人、乡贤捐赠的食物,其中不少蔬菜来自中心集体菜地。

仙峰村成立合作社,为中心老人提供5亩菜地,种植瓜果蔬菜,并提取部分收益作为运营经费。以“上级补一点、村集体收入贴一点、群众捐一点”的方式,保证中心可持续运营。

“我特意从城关坐公交车来吃柴火饭。”71岁的陈一秀说,这里的饭便宜又好吃。中心为6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助餐服务。五保户、低保户、残疾、孤寡老人每餐收费1元,建档立卡贫困户老人每餐2元,普通老人每餐3元。老人也可通过煮饭、扫地等自愿劳作方式,获取积分,以抵餐费,兑换礼品。

此外,仙峰村依托专业社会组织,每年安排1万元为行动不便的孤寡老人购买居家服务,推动城乡养老服务一体化。“真好!农村老人也能享受跟城里一样的服务。”仙峰村郑旺金奶奶说。

医养结合 养老体系有深度

“这里住得舒适,医护人员关心我,心情也好。”67岁的戴伯伯患有严重的关节炎,在大田县医养服务中心进行康复治疗、中药调理后,病情逐渐好转。

为保障老年人老有所医,大田投入2000多万元成立医养服务中心。中心集医疗、保健、康复、生活照料、养老托老为一体,为高龄、慢性老年病、失能或半失能等老年人提供医养结合养老服务。

“中心开放床位58张,入住率100%,2017年至今累计入住215人次。”大田县总医院副院长潘志成介绍,中心聘请了18名护理员,为老人提供综合诊治、康复训练、护理、中医药保健、疾病预防等健康养老服务。在突发情况下,也能让老年人得到及时救治。

农村老人在家,也有医生上门看病。全县各养老服务机构分别与1家县级医院、18个乡(镇)卫生院、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和288个村卫生所签订协议,内容涵盖医养合作、“送医上门服务”、“家庭医生有偿签约服务”、“大病转诊绿色通道”等。养老服务机构还为全县7类老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形成紧急救助、大病转诊、健康巡诊、送医上门等多层次的老人健康保障服务体系。

大田还依托当地生态资源,针对不同老年群体开发多元康养服务。老人失眠怎么办?桃源镇拥有2.3万亩生态林,被授予“中国睡眠康养示范基地”称号。桃源“最氧睡眠小镇”设有睡眠专科门诊,引进睡眠和脑电检测系统,实现睡眠诊断、干预、康复,改善老年人睡眠效果。此外,大田翰霖泉森林康养基地设有糖尿病专科门诊,并开通医保报销系统。通过糖尿病康复调理技术和检测方法等,为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群体提供针对性康养服务。(记者 徐文锦 通讯员 林静 郑宗栖

相关新闻
养老,有了“温度”有了“智慧”

核心提示: 面对逐渐到来的老龄化社会,如何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让老人真正幸福地安享晚年。“十三五”以来,同安区不断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全面补齐养老事业发展短板,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探索出一条“温度”与“...

老人在“家门口”尽享养老服务 厦门集美一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投用

台海网12月11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侨英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近日正式揭牌投用,辖内老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养老、照料服务。 侨英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位于集美区兑山里小区114号,建筑面积1111.2平方米,设计床位12个,由专业的医疗、康复、护理、社工组成运营团队,内部功能区包括多媒体教室、康复训练室、心理咨询室、图书阅览室、亲子活动区、休...

福建省出台措施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

台海网12月10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记者9日从省民政厅获悉,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我省出台《关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的通知》,提出加快推进我省农村养老服务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逐步构建经营连锁化、服务专业化、管理规范化、投入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服务发展格局,着力提升农村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加快补齐养老服务设施短板包括推进特困失能人员集...

三明大田县:“晒猪”庆丰收

台海网12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7日,大田县屏山乡美阳村举办一年一度的传统庙会,村民们以“晒猪”的形式庆祝丰收,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感受热闹气氛。 村民们把精心饲养的36头大猪宰杀后集中亮相,通过舞狮、唱戏、“晒猪”比重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庆丰收,祈福来年风调雨顺、...

厦门市:持续发展“嵌入式养老”

【名词解释】   “嵌入式养老”   指以社区为主要载体,充分发挥机构养老、社区服务的功能,将专业化护理、医疗服务、特色服务等扩展辐射到居家,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养老服务。   台海网12月5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昨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代表视察“关于融合多方资源发展我市嵌入式养老的议案”办理情况。   视察组实地察看了思明区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