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求医问药不再难 三明医改如何敢为天下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三明在哪里?三明是怎么做到的?这几年,许多医疗从业者都在关心这个问题。

  2012年以来,这个闽西地级市统筹推进医药、医保、医疗“三医联动”综合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三医联动”“两票制”等做法在全国得到推广。

  2017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三次会议上,高度肯定三明医改经验,指出“三明医改方向是正确的、成效是明显的,要注意推广”。2019年7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再次强调要总结推广三明医改经验。

  这几年,全国各地共有1400多批、1.7万余人次考察学习“三明医改”。“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三明市医保局局长徐志銮分享答案:“三明医改是被逼出来的,但只要老百姓得实惠,再怎么难都是值得的。”

  让药品“没有中间商赚差价”

  三明市民陈瑞帮今年73岁,患高血压、糖尿病10多年,以往三天两头就得往医院和药店跑,每年买药要花费上万元。

  今年5月,陈瑞帮开药时注意到,一款常用药阿卡波糖便宜了很多。一问才知道,原来医保部门对国家集中采购的药品作了对接调整,很多药品都降价了。更让他高兴的是,进口的阿卡波糖也被纳入慢病免费送医送药范围,今后他在家门口的社区服务中心就可以开药了。

  用药成本的降低,直接原因来自医改:医保报销比例逐渐提高、药品价格逐渐下降。2012年启动的“三明医改”,将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作为重点之一,从治药控费入手,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建立药品耗材联合限价采购“三明联盟”。

  “买药、用药和付费各环节由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简单来说,就是由卫健部门和医院‘点菜’,医保部门负责采购和‘下单’,共同替百姓管好医保基金的‘钱袋子’。”徐志銮说。

  大多数药品价格的居高不下,都离不开药品流通环节的层层加价。2012年4月起,三明开始治理流通领域的药价虚高,重点监控了129个品规的辅助性、营养性“神药”,这些药品的特点是高回扣,“疗效不确切、价格很确切”。有回扣品种的药品生产企业和为其配送的企业,被列入商业贿赂不良记录企业黑名单,遏制药企、医药代表向医务人员行贿。监控当月,全市药品支出下降1673万元。

  以往,许多患者反映药价负担重的背后,还隐藏着医生“大处方”的问题。由于“以药养医”情况的长期存在,医生手上的处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患者最终的治病负担。为控制“大处方”,三明严格控制医师处方权,明确普通门诊一次处方的限量,防止医生为拿回扣而开“大处方”。

  除了药品,医用耗材也是患者的一大负担。从2013年2月起,三明市所有公立医院实行药品(含中药饮片)、耗材零加成。2016年开始,三明又参照药品联合限价采购办法,先后完成6批医用耗材(试剂)联合限价采购。以2016年8月开展的第二批限价采购为例,骨科(创伤类)耗材平均降幅28.58%,最大降幅73.66%。

  药品与耗材的降价,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以陈瑞帮老人长期服用的糖尿病药物阿波卡糖为例,以前每盒售价是100元左右,改革后每盒只要9.21元,一年的花费从3000多元直降到300元左右。

  “以健康为中心,这是我们所有改革工作的方向。”徐志銮坦言,改革过程中面临着不少阻力。因为主要压缩流通环节的药品成本,有些药品经销商和医药代表非常抵制,网上甚至还流传着许多文章,呼吁医药企业“封杀”三明,但此类做法能遏制药价虚高,直接减轻老百姓的看病负担,三明仍将继续坚持下去。

  让医生有获得感

  几年下来,三明全市的药品与耗材价格大幅下降,同时,医生的诊疗收入逐年增长。

  三明市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陈晓帆每年都能感受到收入的增加:“从2013年开始实行年薪制,这六七年下来,平均每个医生的收入增加了3倍左右。”这正是三明医改的独特之处:首先解决以药养医问题,为后续改革举措赢得空间。

  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三明全市通过药品耗材价格调整增加医疗服务收入达48.7亿元。与此同时,看病总支出中,医生的诊疗费用、药品费用、检查费用的比例从2011年的18∶60∶22,逐渐调整为2019年的41∶34∶25,医生的收入明显增长。2019年,三明全市公立医院工资总额达14.06亿元,为改革前的3.68倍。

  与之相应的是,医生看病更认真了。陈晓帆还记得,刚工作时许多医生尤其是老专家不愿意坐门诊,因为很多时候接待的病人都是轻微症状的,有的甚至感冒发烧也要挂专家号。

  “而且人均150元的诊疗费用中,医生的直接诊疗费用仅仅五六元,根本体现不出医生的工作价值。”陈晓帆还记得,以往为了提高医生的收入水平,市区的大医院不得不跟基层医院“抢病人”,医生看病的时间也因此大大缩短。巨大的虹吸效应把大量病人都吸引到大型医院,造成“大医院门庭若市,小医院门可罗雀”的景象。

  改革后,三明医生的劳动价值实打实得到体现。同样是150元的门诊诊疗费用,医生的诊疗费和药师的服务费能占到50%左右,“小病也来找专家”的情况越来越少。

  陈晓帆和同事们现在拿的都是年薪,按照医院的绩效考核规定,他们也能花更多时间研究疑难杂症和危重疾病了。以往很多医生不愿意去的急诊、重症医学科、产科、儿科,现在也不愁招医生了。“那可是真要有技术才行,而且平均算下来,收入也比其他的科室要高一些。”

  徐志銮表示,三明医改从表面上看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实际上是解决了不让老百姓受“二次伤害”的问题。以往,部分医生“开发、制造病人”、过度治疗、做大检查、开大处方,让不少老百姓吃冤枉药、做冤枉检查,如今在三明,这类情况已不复存在。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随着医改的逐渐推进,三明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治好各种小毛病。

  52岁的邓代宽是三明市三元区岩前富源村人,妻子脚部残疾,还有两个尚在读书的女儿,他们家一度是建档立卡贫困户。近几年因为妻子的治疗,邓代宽可没少长白头发。2017年,邓代宽又被查出身患风湿性关节炎、慢性心功能不全、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疾病。

  了解到邓代宽一家的情况后,当地政府为他们家缴纳了医保,还提供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村里的家庭医生主动上门,为邓代宽和妻子免费看病。“因为政策好,才让我们敢看病,看得起病。”邓代宽说。

  在医药、医疗、医保“三医联动”的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之后,三明又将改革目光放到了基层医疗上。医保打包支付、组建总医院、C—DRG收付费……三明医改已迈入“以健康为中心”的3.0版。

  从2016年开始,三明在12个县市区组建总医院,整合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构建紧密型医疗共同体,并在1000人以上的行政村开办公立性质的村卫生所,几百位曾经在村里当“个体户”的“赤脚医生”被卫生院收编。与此同时,县级总医院的医院管理、医疗人才、疾病病种“三下沉”,截至2019年,三明全市各总医院基层分院诊疗量比2016年增长40.81%。

  三明市卫生健康委主任肖世宣表示,三明医改已从“治已病”迈入“治未病、大健康”的阶段,努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全过程全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

  62岁的钱建康家住梅列区徐碧街道,患有慢性胃炎、低血压。以前,他常去大医院看病,但人太多,医生经常简单看看就下处方,他总有点不放心。钱建康说,现在他更愿意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离家更近,人也不多,可以跟医生多聊几句,详细叙述病情。

  在这座普通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一个服务对象都有完整的电子档案。“哪天该通知他们来,都会打电话过去。”梅列区徐碧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杜全明说。

  要是碰到棘手、难度大的病症,基层的医疗服务机构也能快速反应。按照杜全明的描述,如果某个高血糖病人的血糖值达到16.5,社区医疗机构就必须将其上转总医院,由总医院专业医生对其血糖进行控制,等稳定后再转回社区医院。

  “关键是提升我们的服务能力、质量、环境,让老百姓能信任,就是最大的成绩了。“杜全明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 陈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18日 07 版)

相关新闻
12月26日至31日,三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将暂停办理部分业务

台海网12月18日讯 据三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报道 提醒!三明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各县(市、区)管理部办事窗口、归集贷款承办银行,在2020年12月26日至12月31日期间将陆续暂停办理部分业务。 详细内容如下 住房公积金业务系统2020年年终结转需暂停办理部分住房公积金业务的公告 各住房公积金缴存单位、缴存职工: 为了做好福建省住房公积金综合管理信息系统2020年...

三明这两个县成功入选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台海网12月19日讯 据“三明文旅”微信发布 12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网站发布第二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福建省共四地上榜,其中,三明市泰宁县、尤溪县成功入列。 据介绍,第二批97个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在创建方式、创建路径、创建成果上各具特色,为更多示范区创建单位创新发...

咦!原来你是这样的三明!

提到三明 你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是沙县小吃还是万寿岩遗址? 是血战湘江的三明将士 还是“敢为天下先”的三明医改? 跟随新华社记者的镜头 来看多彩三明的幸福底色 摄影记者:姜克红、宋为伟 海报设计:赵丹阳 (来源:新华网)

绿色点亮未来——解码“中国绿都”福建三明

这里的钢厂是3A级风景区,这里的民宿可以躺看星空,这里的“林票”可以抵押贷款……走进地处闽中山区的“中国绿都”三明,绿色发展的新鲜事俯拾即是。   作为中国最绿省份的最绿城市之一,福建三明近年来坚持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两条腿走路,着力打造绿色产业高地和生态旅游胜地,探索出了一条用“绿”转型、靠“绿”取胜、以“绿”生金的发展新路。   “壮士...

85后非遗传人隐居深山,千年窑火传承不熄

黑色框架眼镜,搭配卫衣、牛仔裤……陈振云的这身打扮,似乎很难将他跟隐居深山的非遗传人的身份联系起来。实际上,1986年出生的陈振云,已隐居深山7年,其间只干了一件事:柴火烧窑,手工制瓷。 陈振云   在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三彩展区里,有一幅唐代瓷窑遗址分布图,将乐就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