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岭下村
飘扬的红旗、红军的彩绘、红色的雕塑……近日走进泰宁县新桥乡岭下村,感受到浓郁的红色气息。
“这里是岭下苏维埃政府旧址,原是村内的邓氏宗祠。今年乡里争取资金对其修缮,为我们乡红色文章又添上一笔。”在一栋正在修缮的古建筑前,新桥乡文化站站长严建华说。
岭下村故事,要从80多年前说起。岭下村,四周山林耸立,地势险要。1934年第五次反“围剿”期间,为打破国民党军合围计划,红军组织了超5个师的兵力,依托新桥乡门户隘口岭下村进行阻击,掩护队伍战略转移,由此进行了大大小小8场战役。
“处于战斗中心的岭下村几乎被打成一片废墟,但革命火种并未熄灭。”严建华介绍,在此后的岁月中,岭下村坚持开展革命斗争,村内先后有28名村民参加革命斗争,6名同志光荣牺牲。
红色精神代代相传。近年来,这个中央苏区基点村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红军食堂、老游击队员之家、廉政文化展厅、家风家训堂、红军标语墙等相继建成,许多人慕名而来。
“红军食堂”原来是一处黄家老宅。1931年一支红军先遣排途经此处安营扎寨,纪律严明,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村里把这里改造成“红军食堂”,纪念那段铁血岁月和红军艰苦朴素的精神。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岭下村还开辟“不忘初心”主题公园,吸引省内外4万余名党员来此重温入党誓词,开展党日活动。
路通了,水电有了,电话响了,广播电视开起来了……基础设施不断提升,但村民收入依然微薄。如何继续发展?
“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将红色文化、绿色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才能让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新桥乡挂村干部戴磊说。
“我们这边的生态环境非常好,农产品品质优良,游客对我们生产的高山红莲、优质稻及稻花鱼都十分喜爱,争相购买,村民的收入自然就上来了。”返乡创业青年黄胜旺说。
于是,岭下村成立了良友生态农场合作社、大学生创业基地,大力发展山茶籽、优质稻、鸡鸭、稻花鱼、黄桃等种养业。同时,打造“岭下大米”“岭下山茶油”“岭下莲子”和“岭下稻花鱼”等品牌,走特色农业致富道路。
今天的岭下村,年接待游客超过2万人次,年人均纯收入超过1.8万元。 (文/熊明欢 黄利琴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