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三明新闻  >> 正文

尤溪县半山村的“全民小康”三步曲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8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盛夏,走进尤溪县梅仙镇半山村,3件事令人称奇:一是村容整洁,村里却没有请保洁员;二是商铺无人值守,商品从未遗失;三是偏僻山村,外地客商不绝。

半山村党支部书记林上斗告诉记者,5年前,他从某雷达旅退职回村照顾母亲,那时的半山是“垃圾村”“赌博村”:劳力外出,常住人口仅剩300多人;一些村民为一夜暴富,沉迷赌博;村集体负债三四十万元,没人愿意担任村干部;全村仅一条泥土路,垃圾坑蚊蝇肆虐……

5年后的半山,已成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省美丽乡村典型示范村。

蝶变,因何而来?

第一步:自觉

文化先行促乡村振兴

一边是“烂摊子”,一边是家乡干部和群众挽留和劝说,林上斗下决心,发挥余热改变半山的面貌。

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林上斗深知,首先要有一个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很快,他推荐一批人品端正、才干服众的党员干部充实村两委班子。

“乡村振兴要文化先行,思想观念不改变,注定难以长久。”村里很快召开了30多年未能召开的村民大会,倡导“诚实为人、诚信做事、诚心相待”的“三诚”文化。

“党员干部要低得下头、弯得下腰、动得了手。”在党员干部带动下,村里有了一支不拿工资做奉献的队伍,改造垃圾坑建公园、修路装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也因此得到群众的信任。

整治陈规陋习的同时,村里办起了全县第一家村级老年大学,建起文化广场,铺设多功能运动场,盖起文化休闲礼堂,每周六组织“文化赶圩”……

全村的精气神焕然一新。“文化娱乐生活丰富了,赌博迷信就少了。”刘金玲于2008年嫁入半山村,谈起村子的变化,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2018年以来,先后有8位村民在家门口当起“甩手掌柜”。“无人小商铺,全部自取自付,至今从未发现货物丢失现象。”村民林上树说,卖自家土货,每年增加几千元收入。

第二步:自强

“村社一体”促发展

村子变美了,大家问:饭碗靠什么?

“先搞旅游。”村两委说。

“凭什么?”群众又问。半山是全镇最小的村,人口不多,资源有限,背靠四座山,每座山都只管一半,因此得名半山村。

在林上斗看来,半山村资源虽有限却特色鲜明:离城近,有古树名木、古民居,河中心还有一座半月形小岛。

思路更让人耳目一新——由村两委牵头成立半月岛生态发展专业合作社,提出“村社一体”的构想,探索“资源共享、共同富裕”的新路子。负责人由热心公益的林金灵担任。

经过讨论决定,全体村民入股合作社,每人投资200元股金,实行盈余按股分红。

2016年4月,村里买来竹排,运营“坐竹排、观鹭鸟、游半月岛、看名木古树”特色旅游项目。开业三天收入近两万元。

“去年仅竹排就收入16万元,除去成本,社员每人分红120元。”林金灵说。

“村社一体”初见成效,村里又把眼光投向“破房子”。以码头附近的民宿为例,房主将废弃老房子交由投资方,改造成集吃、住、玩为一体的精品民宿,前三年由投资者收益,三年后农户与投资者按比例分配收益。

村里还依托合作社引进企业,推广种植黄金百香果,由合作社垫付搭架、果苗资金,收成时,由村合作社统一收购,统一使用“半月岛”品牌,统一对外销售。

在外打工多年的林上招果断回乡带头种植。“去年,我们的百香果获批绿色食品标志,用‘半月岛’商标统一对外销售,每公斤卖到48元。”他说,今年的第一批果已被订完。

5年来,合作社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在生态旅游开发、土地流转利用、林木花卉和特色水果种植等方面都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村民收入年均增长约14%,110多位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村、社、民按比例分红,合作社好不好,和每个村民都有关系,你说大家能不尽心吗?”林金灵说。

第三部:自信

共同富裕再探索

半山的名气越来越大,寻求合作的客商越来越多,但此前往往失望而归。

土地“碎片化”是主要原因。项目都需要一定规模的土地,但又分散于各家各户,流转难度不小。

这一瓶颈不突破,半山村难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今年以来,按照“村社一体,共同富裕”的思路,半山开启了新一轮的改革。

“人人参与,以人均耕地面积为一个股权入社参股,同股同权,经折股量化后,按人发放股份证,用货币的形式平衡历史遗留的耕地面积大小不一问题。同时,每年调整,人口保持动态平衡。”村两委提出意见,资金管理、运作经营由合作社负责。

“确权确股不确地,变经营权为股权,土地整合起来,整村抱团发展。只要客商诚心来发展,不用一户户流转土地,一切就简单得多。”林上斗介绍。

林地方面,采取村集体以林地所有权入股、村民以资金入股,由村合作社统一造林经营模式,实行林地分期管理、收益按年分配。宅基地方面,建立健全农村宅基地有偿使用和退出管理机制,引导农户出租老房屋,吸引客商到半山投资经营老房屋。

如今,已有不少客商到半山对接生态旅游开发等项目。“‘村社一体’抱团发展,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资源,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富裕,能者多劳多得。”林上斗坦言,打造富美半山2.0是一次新的探索,见成效还需要一段时间,但大家信心满满。(福建日报记者 方炜杭 通讯员 严士冬)

相关新闻
南平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探索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台海网8月9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去年8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给我省寿宁县下党乡乡亲们回信,祝贺他们实现了脱贫,鼓励他们发扬滴水穿石精神,走好乡村振兴之路。   如何稳步推进脱贫攻坚,走好特色乡村振兴之路?南平上下击楫而进、响鼓重锤,全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58人实现稳定脱贫,5个省级扶贫工作重点县全部退出,受疫情影响的458户1450人均妥善安置。“去年...

福建启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 鼓励大学生服务乡村振兴

启动仪式。福建省教育厅供图   中新网宁德下党8月8日电 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7日在宁德市寿宁县下党乡启动仪式。福建师生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主会场启动仪式。   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委员、福建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健在启动仪式上指...

宁德:绿水青山美 生态底色亮

台海网8月8日讯 据闽东日报报道 群山美、海水蓝、溪水清、森林秀,这是盛夏时节到访闽东游客的共同印象。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回信重要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我市乡村生态振兴工作,一年来宁德市科学部署、强力推进,生态振兴工作取得实效。   生态振兴,规划引领。按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市生态环境...

三明将乐常口村: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带动致富

台海网8月8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做足“山、水、林、田”文章,发挥自然资源优势,引进企业项目,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吸引剩余劳动力就业,带动村民发展致富。去年常口村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村集体收入达100多万元。图为干净...

宁德:念好“山海经” 写好乡村振兴的“闽东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给寿宁县下党乡的乡亲们回信一年来,宁德念好“山海经”,乡村振兴动力足。上半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居全省第二位—— 写好乡村振兴的“闽东答卷”   台海网8月8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上半年,宁德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