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就在木兰溪源!多项发现填补全省空白!

www.taihainet.com 来源: 莆田新闻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17日,2024年度福建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科考调查结束。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李振基领衔的生物多样性调查团队在保护区发现虻眼、具芒崖壁薹草、崖壁薹草、拟三穗薹草4种高等植物,以及大型真菌烟熏离褶伞,均为全省首次发现。

次是虻眼、具芒崖壁薹草、崖壁薹草、拟三穗薹草

烟熏离褶伞

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推动的木兰溪治理迎来25周年之际,这一新发现,备受关注。

木兰溪源

记者获悉,此次发现的4种高等植物,有3种在省内列入各自科属,但虻眼此前在省内尚未设立科属,现可谓填补了空白。据《中国植物志》记载,虻眼属约有10种,分布于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我国仅有1种,即车前科虻眼属植物。记者了解到,在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的虻眼,为车前科虻眼属下的一个种,是一年生稍带肉质的纤弱草本,喜欢生长在潮湿处。其茎直立,叶对生,开浅玫瑰色或浅紫色小花。这种车前科虻眼属植物,也生长在海峡对岸的台湾

虻眼开出浅紫色小花

仙游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郭宗宝告诉记者,保护区于2012年获批建立,总面积1.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97.13%。有类型多样、特色各异的山地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性增长。目前,已发现穿山甲、小灵猫、黄腹角雉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木兰溪源省级自然保护区,红外相机拍摄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小灵猫的踪迹

2023年起,保护区管理处与厦门大学联合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在今年科考调查中,保护区新记录19个植被群丛、408种高等植物、11种鱼类、9种鸟类、5种两栖动物、9种爬行动物、40种大型真菌。

1999年12月27日,木兰溪治理工程正式开工。经过多年接续奋斗,木兰溪已成为全国第一条全流域系统治理的河流,实现了“变害为利、造福人民”的目标。在去年公布的我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中,木兰溪源头与入海口联袂上榜。当前,莆田市上下正以木兰溪综合治理统揽绿色高质量发展,构建从山顶到海洋的保护治理大格局,为野生动植物生长提供生态屏障,铺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木兰溪入海口的蓝色海湾,呈现人水和谐新图景

来源:莆田新闻

相关新闻
莆田马拉松获中国田协A1类赛事认证

近日,豆讯·木兰溪杯2024莆田马拉松成功获得中国田径协会A1类赛事认证。 根据《中国田径协会路跑赛事管理办法》,路跑赛事分为A类(A1类、A2类)、B类及C类三个等级。其中,A1类赛事指赛事的赛道、丈量、距离、计时、裁判、兴奋剂检查等核心竞赛组织工作达到世界田联、全国纪录成绩认证标准。赛事成绩计入中国田协路跑成绩库排名,可以申报中国路跑大众选手等级。在...

莆田市荔城区:守护莆田母亲河 绿色发展添动能

  木兰溪是莆田的母亲河。近年来,莆田市荔城区加快实施一批补短板项目,促进城市污水处理提质增效、农村污水提升治理。其中,木兰溪下游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入选水利部“2022有影响力十大水利工程”。今年上半年,木兰溪荔城段主要流域4个国省控断面优良水质比例达100%。随着水环境的逐步改善,荔城区做足水文章,向绿水青山要经济效益。   “荔林水乡”共享治...

莆田市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开建

6月12日,荔城区黄石镇遮浪村,海水退潮,一片新植的红树林挺立在滩涂上,跳跳鱼、小螃蟹等生物活跃其间。随着这片红树林的种植,我市首个省级湿地公园——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拉开序幕,添彩木兰溪治理25周年。 木兰溪口省级湿地公园内,红树林郁郁葱葱。 全媒体记者 杨怡玲 ...

黑脸琵鹭连续19年“打卡”木兰溪入海口湿地

●木兰溪源头、入海口湿地均被列入我国首批陆生野生动物重要栖息地名录   ●木兰溪全流域综合治理深入推进,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筑牢生态屏障   12月28日,莆田木兰溪入海口处的兴化湾湿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脸琵鹭成群结队出现。我市观鸟记录显示,南下越冬的黑脸琵鹭...

木兰溪流过家门前!“我把家乡唱给你听·海峡情”展播

福建地处中国东南沿海,位于台湾海峡西岸。 八闽大地,风光秀丽,人文荟萃,森林覆盖率全国第一。 福建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鼓浪屿、武夷山、土楼、大金湖、清源山、白水洋、太姥山、木兰溪……景色怡人。 “我把家乡唱给你听·海峡情”海峡两岸音乐作品网络征集评选活动,写福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