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吞密信、擒特务,海岛老交通员魏福珠的革命往事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南日岛是莆田最大的海岛,由111个岛屿组成,总面积56平方公里,这里既是风景秀美的“海上粮仓”,也是一片承载着诸多烽火往事的红色圣地。

在南日镇老区村万峰村,有位革命“五老”人员,名为魏福珠,今年87岁。作为老交通员,魏福珠亲历了海岛上的革命风雨岁月。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他光荣在党67年。

魏福珠家中共有五个兄弟姐妹,他是最小的孩子。因家境贫寒,兄姐都早早外出务工谋生,自己则常年被母亲带在身边。1941年,母亲张恰治进城务工时结识了地下党人,毅然投身革命,并带着魏福珠一起开展工作。“那时我才5岁,最初我跟着母亲站岗、放哨、带路、送信,因为母子同行不容易引起敌人的怀疑。”魏福珠回忆道,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开始承担更多任务,成为游击队里年轻的交通员。

彼时的魏福珠,有着超越同龄人的勇敢果决。1948年秋季的一天,他和母亲要从南日岛将一个重要情报送到东峤镇渚林村的游击队手中,途径埭头时,被国民党盘查。情况紧急,为了防止信件落入敌手,11岁的魏福珠快速反应,他让母亲记下了情报的内容,将信纸卷成小条吞进喉中,而纸张锋利的边缘割伤了他的喉腔,自那以后,魏福珠发声受损,嗓音变得十分沙哑。“这是我参加革命的见证。”魏福珠轻声笑道。

1947年至1949年,正值解放战争的关键时期,福建沿海成为国共两党争夺的重点区域。闽中党组织的重要领导人深入沿海地区开展工作,他们不仅指导地方游击队与敌人斗争,还动员村民加入地下组织。1949年8月,莆田解放前夕,魏福珠也迎来了他人生中的一个“高光时刻”——8月18日夜,国民党莆田县长陈文照率残部经南日岛,逃往金门,其中一名特务逃到南日岛,男扮女装,躲进了岩下村的天主堂里,准备借机去往台湾。年仅13岁的魏福珠被派去天主堂调查,机灵的他经过一番排查,发现了这名躲在修女房间里的特务,于是迅速叫来游击队员实施抓捕。魏福珠还为此受到了嘉奖。

1949年8月21日,张坤率闽中支队莆田县游击大队从莆田沿海进城接管国民党县政府,莆田宣告解放。

改革开放后,魏福珠和母亲张恰治被政府认定为革命“五老”人员。母亲和妻子去世后,魏福珠一直独居,他的儿子魏志鹏和小女儿魏志勤时常回来看望他。谈起现在的生活,魏福珠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这一生经历了太多风雨,看到我们的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发展得越来越好,我的心里很踏实。”(记者 陈汉儿 通讯员 阮榕 庄清)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

相关新闻
重磅纪录片|党的红色传令兵

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伴党而生、为党传令,历史传承百年,被誉为“党的红色传令兵”。伴随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党组织间的交通联络应运而生。 为了畅通“血脉”,无数交通员肩负绝密使命,以忠诚、智慧、英勇和奉献,闯过绝境,铸就传奇。 临危不乱、“瞒天过海”的胆识本领,是交通...

“泉州事件”:冲破阻挠坚决北上抗日

台海网7月22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位于泉州老城区的承天寺内,一方刻有“中共闽中工委领导的游击队,在此地奉命出发北上抗日,编入新四军”等字样的革命遗址石碑,记录着1937年发生在寺内的一段革命往事——“泉州事件”。 “泉州事件”是国民党地方军政当局破坏国共合作、企图吞并中共闽中工农红军游击队的阴谋。在第八十师特务大队大队长刘突军、副大队长杨采衡,以...

“劝返湖北籍温州籍的事情,让我来!”

台海网2月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林晓琪 通讯员 蓝颖 文/图)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连日来,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狙击战中,龙文区交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的全体女交通员齐上阵。她们中有的是母亲心头上的宝贝,有的是年幼孩子的母亲,有的是一家人都在基层一线的。但是她们始终活跃在高速漳州北防疫一线,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新一代女交通人巾帼不让...

防汽车火患 交通员补上课

台海网(微博)6月18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吴林增 通讯员 蔡丽萍 高春明 摄影报道)夏季高温,汽车容易自燃。为进一步提高车辆火灾事故的扑救能力,近日,龙岩特勤消防人员给80多名交通工作者进行灭火培训。   

台一义务交通员乱指挥 让驾驶人险象环生

台海网12月14日讯 据台湾TVBS网站报道,台湾台南一义交(义务交通员)乱指挥,让驾驶人险象环生,在台南市有一位郑先生,常常经过民族和中山路口,他不满义交没有让直行车停下来,就指挥他左转,让郑先生差一点就撞上摩托车,而交大警察,看了郑先生提供的行车纪录器影片,也坦承义交确实有疏忽太大意。   投诉人郑先生:“叫我转弯,大家一直冲,叫我转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