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推出“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升级版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从多部门奔波到一次包办、从线下办到线上线下联动、从当月审核到提前3个月预审……上月,莆田市人社部门针对用人单位和群众办理退休关联的高频业务,推出“退休一件事”集成服务升级版,将退休涉及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公积金等关联事项整合,实现机关企事业单位职工和灵活就业人员全覆盖,受理事项由少增多、办理流程由繁到简、服务周期由短及长、社保服务质效双提。

“办理职工退休业务,原来至少要去人社、医保、住房公积金3个办事窗口,提供26份材料,现在只需要到人社一个窗口提交10份材料就行,方便了很多。”郑娟是莆田市公交公司的人事专员,她对“退休一件事”的集成高效赞不绝口。

以往,只要企事业单位有退休的职工,就需要按流程辗转多个部门分别提交材料,逐一办理退休审批、医保在职转退休、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终止缴费、公积金提取等业务,等待时长通常需要半个月以上。如今,无须辗转多个部门窗口,通过“退休一件事”套餐,10个工作日内,就可以为职工一次性办成全部退休业务。

日常办理业务过程中,老百姓最烦心的莫过于“往返跑”“门白进”——服务事项定位困难、部门职能分不清楚、流程材料烦琐复杂……

为消除服务盲区、避免群众“白跑一趟”,今年起,莆田市人社局推行企业职工、城乡居民养老待遇申领全域通办,本市参保人员可向就近人社服务窗口提交申请,人社部门受理并确认属地后,移交对应经办部门办理。

同时,莆田市人社部门将“等待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通过业务系统,提前导出将在3个月内达到退休年龄的参保人员名单,对养老待遇领取资格进行提前预审,包括基本信息初判、参保对象分类、待办事项告知、关键信息核查以及待遇资格预审等,打好“提前量”,提升办理效率。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发现,不少人仍然有劳动务工的需求和能力,这些群体大部分是50周岁退休的女性职工,希望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或者释放压力。”莆田市人社局服务窗口负责人林丽华说,为让参保人员享受更高质量的退休生活,莆田市人社局还将退休办理作为提供服务的起点,对接零工市场平台,帮助退休职工进行注册登记和务工需求发布,寻找心仪的用工岗位,让诸多退休职工实现“老有所养,老亦有所用”。

来源:福建日报

相关新闻
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翻番!社保待遇稳步提升

新华社北京6月8日电(记者姜琳)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最新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保待遇水平稳步提高。2023年,全国企业退休人员月平均基本养老金比2012年增加一倍,月平均失业保险金水平从2012年的707元提高到2023年的1814元,月平均工伤保险伤残津贴由1864元提高到4000元。 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通过政策倾斜,609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应保...

福州创新推出“退休预审+社保医保一窗联办”便民服务

  近日,就职于福州一家企业、即将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市民林女士,在提前完成退休预审后,来到仓山区政务服务中心办理退休手续。经工作人员引导,林女士前往新开设的“社保医保一窗联办”窗口,一次性就办完了涉及社保、医保两个部门的业务。   福州市企业参保人员目前有200多万人。此前,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企业参保人员需携带本人身份证、证件照等材料,在...

赋能海洋经济!莆田“蓝色”潜力这么大

近年来,莆田市立足独特的海洋区位,通过发展海洋养殖、海洋交通运输、临港产业等多门类海洋经济,加快向海发展步伐,逐鹿“蓝色经济”。 “蓝色粮仓” 天微亮,莆田秀屿区南日岛万峰村坑口鲍鱼养殖海区,已是一派繁忙景象。迎着晨曦,渔民们驾船来到渔排上,从水下拉起养殖吊笼,开盖、投食、关盖、下水…… 5月底,南日岛迎来海带大丰收。 南日岛地处平海湾和兴化湾...

莆田:集群培育,“专精特新”在成长

近日,在莆田市荔城区黄石小微产业园,记者看到,一期工程的桩基、河道、污水管和绿化土方已建成,工人正在进行道路垫层回填及雨水管施工,预计今年7月完工。据了解,该园区占地711亩,将分两期打造配套齐全、资源聚合的共享空间,推动专精特新小微企业入园集聚。 近年来,莆田市规划建设并认定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园,同时创新“白名单”融资机制,为专精特新企业和中小...

莆田新材料产业为何集链成群?

莆田市秀屿区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 (资料图片)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庄镇的石门澳化工新材料产业园,看到园区生产热火朝天。在这里,永荣科技己内酰胺、中锦新材料聚酰胺6、三棵树高新材料综合产业园一期等3个项目已投产;永荣新材料碳三资源综合利用、达凯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