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八闽千姿)在侨乡莆田,一碗卤面慰乡愁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莆田卤面,是在海外的莆田人最爱的家乡美食之一,是‘妈妈的味道’,更是乡愁。”从新加坡回到福建莆田老家过春节的新加坡莆田会馆主席、新加坡莆仙同乡联合会会长方志忠,对家乡的卤面念念不忘。

  在侨乡莆田,婚嫁、满月、做寿、丧葬等人生大事都少不了一碗卤面,大大小小的卤面店更是随处可见。因此,莆田也有了“卤面之城”的美誉。

  莆田市烹饪协会会长、莆田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妈祖筵席烹饪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关玉标20日告诉中新社记者,莆田卤面已有一千多年历史,由河南烩面演变而成,已成为莆田的一道传统美食。

2021年11月24日,一碗色香味俱佳的莆田卤面,由红菇、干贝等多种配料烹制而成。 黄立勇 摄

  一碗色香味俱佳的莆田卤面,包含了“山珍海味”。厨师需先用热油爆炒红菇、瘦肉、虾干、干贝、牡蛎、蛏等配料,再放入滚烫的热水或猪骨头熬制的高汤,之后放入生面面条,在文火中慢炖,让高汤和配料的味道渗透到面条里。

  “莆田卤面出锅三五分钟就要开吃,不然面容易糊掉。”关玉标说,莆田卤面又以江口卤面最为出名,江口卤面一般用以接待重要来宾,被称为地道的莆田卤面。

  一碗美味可口的莆田卤面,也连着莆田人缕缕乡愁与家国情怀。“莆田卤面还有一个比较好听的名字,叫缠缠绵绵。”加拿大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会长叶峰不仅爱吃莆田卤面,还擅长做这道美食。

  在叶峰眼里,莆田卤面代表了莆田兄友弟恭的家风文化。“以前,我们这边兄弟姐妹多,父母都希望兄弟姐妹像面条一样紧紧地缠绕在一起,团结在一起。”

  远在新加坡的莆田餐厅里,莆田卤面是最受欢迎的美食之一。身为莆田餐厅创始人的方志忠告诉记者,多年前,他们一家移居新加坡;身在异乡,十分想念家乡菜的味道,却找不到正宗莆田口味的菜馆。

  “希望将家乡的味道带到新加坡。”2000年,由方志忠创办的首家莆田餐厅在新加坡吉真那路上开业。

  如今,方志忠将莆田餐厅做成了享誉国际的中餐招牌。从街边小店到全球连锁,从新加坡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莆田菜乃至闽菜渐渐征服海外消费者的味蕾。

  提及莆田卤面,方志忠这位“深受新加坡菜贩欢迎的餐厅老板”说,一碗卤面,承载着浓浓的乡愁,已成为海外游子心头的挂念和期盼。(完)

 

【来源:中新网】

相关新闻
花样卤面第一锅,开吃!

◆花样卤面第一锅   台海网2月27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郑玮玮)2月25日,“花样漳州 食全食美”漳州市首届美食文化节在漳州高新区三馆广场开幕,汇聚了漳州市各地400家精品美食,3000多个美食品项,一站吃遍原汁原味的漳州美食,满满漳州美食“古早味”。   开幕当天,现场还制作...

漳州一中近万师生吃卤面为学校119岁庆生

▲一中学生吃卤面为学校庆生   台海网12月27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赖雅红)今年是漳州一中建校119周年。这两天,漳州一中芝山校区、碧湖校区和西湖校区三校区校园内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氛围。   25日中午,导报记者到漳州一中西湖校区食堂,看到每个学生收拿着粉色的校庆用餐...

侨乡莆田重现“荔林水乡”

台海网4月8日讯 据中新网报道 福建省莆田市有句莆仙话俚语,“生歹爱照镜”,形容荔枝树临水而生,这造就了侨乡莆田“荔乡水韵”的美景。每次美国好友邓尼来中国,莆田油画画师林瑞珍都非常乐于带他到木兰溪写生。古老的水利工程木兰陂,荔枝点红碧波,在邓尼看来,这是“最中国的...

沿着厦深铁路吃美食:早餐漳州卤面 午餐龙岗三黄鸡

台海网(微博)12月16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廖珍妹)俗话说“吃、喝、玩、乐、游、购、娱”,对于越来越庞大的“吃货”来说,出去玩,就是出去吃啦,生猛海鲜、特色小点、古早味,天上飞的,地下跑的,水里游的,统统跑不掉。   于是,还没等厦深铁路开通,吃货们已经直流口水了,...

两岸青年联欢 品尝漳州卤面

台海网(微博)7月1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廖珍妹 实习生 王亚男)昨天上午,宁静的南山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自台湾台中市立东山高中女子排球队、嘉义新港国中男子排球队的30名青年台胞,来参加第八届两岸青年联欢节。   当天,这群客人游览了漳州风景名胜,还品尝了地道漳州卤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