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街头巷尾“祥龙”出没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陈婧琳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大型龙年主题花灯点亮古街夜空


◆[打铁花]展现1600℃中国式浪漫


◆民众参加[垒桔塔]

  台海网2月19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陈婧琳 文/图) 莆田,当蒸笼里飘出红团味儿、当家家户户贴上白额春联、当正月初四家家围炉过大年......你就知道,莆田的老百姓迈入了“春节时间”。

  今年春节朋友圈流行“寻龙”打卡,寻什么?在莆田大街小巷处处有龙元素、处处有年味儿,寻一份过节氛围、寻一份当地美味、寻一份传统的民俗记忆。

  “龙年气氛到位了!”今年25岁的小黄平日在杭州工作,回乡过年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约上好友来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古街”)打卡,发条“回乡”朋友圈。夜幕降临,步入古街,大门牌匾上一条巨型“祥龙”花灯昂首盘旋,好似遨游于九天之上。“古街最吸引我的就是几盏巨龙花灯,又新潮又出片。”小黄说。今年春节,21组大型龙年主题花灯点亮古街夜空,16个不同类型演出在街区各点相继上演。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是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莆田的核心组成部分,距今已有千年历史,记载着莆田的文化底蕴和城市记忆。“惟妙惟肖,好生动!”10岁的庄庄在古街的一家木雕坊购买了两只可爱的木雕龙挂件。龙年春节,木雕龙小挂件十分受孩童们喜爱。这家木雕坊内既有飘逸的大型木雕龙摆件,也有小巧的木雕龙小挂件,老板娘黄女士表示:“木雕龙小挂件很畅销,1个月内卖出了一两百只,买的大多是小孩子。”

  寻龙,寻的不仅是氛围和美味,更是一份地地道道的年味。垒桔塔、打铁花、板凳龙灯……正月里的莆田,村村有节目、家家齐上阵、天天闻锣鼓,热闹非凡。

  正月初三,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浦口宫内开始垒建万斤桔塔,全国最早的闹元宵从莆田开始。“凌晨5点就要起来了,我们各个里社的中年男子轮流垒桔子。”“70后”老吴从18岁开始每年都参加村里的垒桔塔,从小便耳濡目染。据浦口宫董事长祁青华介绍,垒好的桔塔共15座,重达万斤,直抵屋梁,每座桔塔最高可达6.06米,高低不等,代表各村不同的人口数量。

  正月初五晚,在城厢区绶溪公园卵石沙滩,细碎的火星在空中翻滚,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一派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你知道什么是1600℃中国式浪漫吗?”“当炉内温度达到1600℃左右,就用木板将铁水用力向空中抛。”今年46岁的老黄是第三年参加“打铁花”,和往年一样,发条朋友圈是他结束后的惯例。据悉,莆田“打铁花”闹元宵习俗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关新闻
朱阁绮户祥龙腾飞 王船显露精致“妆容”

王船彩绘图案细节图。   钟庆丰精心制作房屋部分。   钟庆丰为王船贴装饰。   画师调颜料准备为王船上色。   钟庆丰在彩绘船头。   船身彩绘即将完工,画师进行最后装饰。   船头雄狮图案栩栩如生。   王船“彩妆”亮相,钟庆丰一脸自豪。   晨报记者连续3个多月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