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雨后隐翅虫出没 别当蚊子一样拍

www.taihainet.com 来源: 湄洲日报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雨后凉爽、空气清新。晚饭后,市民林女士与朋友来到莆田市体育中心散步,她用手拍死一只飞到脸上的虫子,当晚,脸部就出现红肿,又疼又痒,反复抓挠,彻夜难眠。第2天一早,她到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血常规检查,结合患处破溃状况,判定为隐翅虫皮炎继发感染,给予林女士静脉滴注抗菌素、激素类药物。折腾了3天,林女士才痊愈,所幸脸部未留下疤痕。

莆田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李知介绍,隐翅虫俗称“飞蚂蚁”,黄黑相间,看上去像长了翅膀的蚂蚁,每年的7月至10月大规模出现。夏秋季雨后,是隐翅虫活跃的时期,它白天隐伏在草地、石下等阴暗潮湿处,夜间出来活动。这种虫体外无毒,但体内含强酸性毒素,若渗出接触人体皮肤,将引发隐翅虫皮炎。具体表现为数小时至2天后,患处局部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呈淡黄色、白色水疱或脓疱,伴随灼烧样疼痛、瘙痒;皮损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即使皮肤痊愈后也可能留有疤痕,严重者有恶心呕吐、发热等全身症状。

李知表示,该科室夏秋季平均每天接诊三四位隐翅虫皮炎患者,他曾经有一天接诊了12位。

他提醒,应对隐翅虫皮炎,主张一个“躲”字。隐翅虫一般不主动咬人,只有受到攻击时,毒液才会释放出来。不少人看到虫子就下意识想把它拍死,恰恰中了“圈套”。市民到公园、郊区、乡村等地,最好穿着长袖衣裤,随身携带驱蚊虫用品或在皮肤上涂抹驱蚊剂。若发现隐翅虫停留在皮肤上,千万不可像对付蚊子一样用手拍打,正确的做法是轻轻吹走、甩开或用手指弹走,立即用清水或碱性肥皂水洗净接触过隐翅虫的皮肤。

隐翅虫有趋光性,若家中门窗未关好,其可能趁虚而入。发现隐翅虫出现在家中,可喷杀虫剂或用纸巾捉住扔掉,注意不可接触到毒液。居民家应安装纱门、纱窗,夜间尽量不“摸黑”玩手机,以免吸引隐翅虫。

若身体某部位接触了隐翅虫的毒液,勿用接触毒液的地方触碰身体其他部位;如果皮肤上出现了疑似隐翅虫皮炎的症状,切忌用手抓挠患处,以防继发感染,也不要自己乱涂药膏,应及时就医。(全媒体记者 刘永福)

来源:湄洲日报

相关新闻
为什么最近蚊子这么凶?

处暑时节过后,气温逐渐转凉,但是我们与蚊子的战斗远未结束,很多人都开始感受到了秋蚊子的凶猛。 都说“秋蚊猛如虎”,为什么蚊子到了秋天就好像加了buff似的,咬人格外厉害呢? 为什么秋蚊“猛如虎”? 很多人认为,夏天的蚊子最活跃,其实不然,蚊子更喜欢秋天! 秋天的蚊子吸血可能更猛,主要和以下几个原因有关: 01. 温度更适宜 蚊子是冷血动物,最适宜的温度...

雨后蚊子增多如何预防叮咬?专家教你防蚊妙招

连日来,福州午后多阵雨或雷阵雨天气,不但“浇”得路人措手不及,蚊子出没也愈发频繁。如何防止蚊虫叮咬呢? “水是蚊子繁殖和孵化的重要场所。连续降雨后导致积水增多,蚊子便有了更多的繁殖场所。”15日,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医师詹文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蚊子吸饱一次血可在水中产卵200粒至300粒,经过7天至14天就会孵化成蚊。 防蚊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清除积水。詹...

泉州市疾控中心:防范“花蚊子” 远离登革热

近期,国内外登革热疫情日趋严峻。泉州市疾控中心提醒,登革热进入发病高峰期,市民应及时清理蚊虫孳生场所,谨防伊蚊叮咬。 在我国,传播登革热的伊蚊主要是白纹伊蚊,即俗称的“花蚊子”,日出前后和日落时分是它们叮咬人的高峰时段。白纹伊蚊在室外主要栖息在阴暗避风处,如缸、罐、坛的内壁,工地积水的基槽内壁;在室内则多停留在墙上、桌椅和床下、悬挂的衣服上...

蚊子“防不胜防” 泉州疾控支招

近段时间,暴雨、阵雨飘忽不定,雨水多,积水多,烦人的蚊虫困扰了许多市民。长久以来,人类一直在和蚊子“斗智斗勇”,却始终“防不胜防”。防蚊不仅要有耐心,还需要有技巧,泉州市疾控中心对夏季防蚊灭蚊的“作战”方法进行支招。 日常生活可以这样防蚊 市疾控中心建议,居家或办公时,提倡家中安装纱窗纱门并及时关闭,避免蚊虫直接飞入。蚊虫较多时,可在纱窗纱...

女子夜跑拍打隐翅虫 一觉醒来险毁容

指导医生 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院长 主任医师 江连枝 夏季已到,各种蚊虫也渐多,被蚊虫叮咬、弄伤而导致皮肤问题的也不少。“我的脸被隐翅虫毁容了!”近日,该话题登上了微博热搜,不少网友纷纷表示也碰到过这种虫子,并晒出同款伤疤。 为何小小的一只隐翅虫会引起这么严重的皮肤伤害呢?泉州市皮肤病防治院院长、主任医师江连枝表示,隐翅虫本身没有攻击性,但是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