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虎年春节“福”见莆田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2月16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    正月初六到仙游枫亭镇麟山宫看千人游灯,赏千年傩舞;正月初十到涵江霞徐社区看超大红团,赏春景斋菜;正月十一到荔城区锦墩村看砂花迎神,泼天绚丽……莆田欢腾的元宵民俗大赏正热闹上演。

涵江廿五坎挂上节日灯笼,市民们在这里体验民俗活动。卢德山 摄

今年,我省重磅推出八闽“福”文化品牌,各地相继开展迎福寻福的“福”文化活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莆田,年味浓厚绵长,春节期间通过文虎迎春、祈福文化等展现“福”见莆田。据莆田市文旅局统计,2022年春节假期,全市累计接待游客76.13万人次,同比增长5.4%;实现旅游收入2.11亿元,同比增长22.2%。

文虎迎春 品味“福”味道

“有了这份活动指南,今年春节不愁没地方去了。”职员谢女士是一位传统文化爱好者,年前她就转发了莆田文旅公众号的一篇文章“妈祖故里 欢庆春节”——青花瓷展、民俗文化展、书画展、吉祥图案展、摄影展、戏曲研学、猜灯谜、读书会、剪纸活动、美食展……这些满满当当的活动时跨月余,把莆田春节年味气氛值拉满。

近年来,文化过年已成莆田春节假期常态。据悉,从农历腊月十八起,莆田市文旅部门采取“线上+线下”方式,陆续推出90场活动,打造了一幅天天有活动、周周都热闹的莆田乡景、乡情图卷。

今年莆田文化过年“福”文化特点凸显。记者在莆田市群众艺术馆看到,广场上随处可见“福”文化与“虎”年的节日碰撞。“春风大雅”“虎年大吉”的两个文化墙被打造成为打卡拍照区,“福”字灯笼挂满广场。在春节喜庆祥和的气氛中,市民们可观赏十音八乐展奏、参加莆田方言猜谜、逛兰花展、赏108道奇石盛宴等。

“今年群艺馆文化味更浓了,说明大家更注重享受精神上的年味。”退休教师徐华说。

不仅群艺馆热闹,莆田市博物馆、市图书馆、莆仙戏传习所等地策划出了多场“福”气满满的迎春活动。市博物馆融合虎文化、“福”文化和博物馆文化,打造创意“星球”、“2022虎年福见”等打卡点,推出“非遗迎春·俞氏雕版氤春色”“红团印出幸福年”等体验活动。在馆内历史文化陈列展厅,历史建筑、木石雕刻多可见“福”字,民俗文化陈列展厅,莆仙民间岁时节俗、人生礼仪、衣食住行、耕种渔获等领域都藏着“福”文化的点滴渗透。

涵盖妈祖形象、莆仙古民居、木兰陂造型、莆仙戏脸谱元素的“福”字挂满市图书馆,让人印象深刻。“2018年,市图书馆迎来开馆第一个春节,我们以莆仙文化元素设计了这个‘福’字,既烘托节庆氛围,又展现莆田地域文化。”莆田学院工艺美术学院詹伟峰教授说。如今这张“莆田福”传遍莆田各文化场馆,不断增进市民“福”见莆田的文化认同感。

兴化府历史文化街区马莉 摄

纳福之旅 体验“福”文化

从正月初三开始,被形容为“最长、最火、最热”的莆田元宵就拉开了序幕,长达一个月的闹元宵时间里,十里不同风、一村一习俗的不同庆祝方式,蔚为大观。

万斤橘塔祈吉福、千人万盘贺福首、万人板凳圈灯添寿又添福、妈祖金身巡安布福、摆棕桥迎祥纳福、搭叠蔗塔祈福祭妈祖、赤脚踩火祈福、千人抢豆丸抢福气……翻开莆田元宵这出民俗大赏,每一出都流淌着浓浓的祈福文化。

正月初四天气好转后,来湄洲岛的游客陆续增多。据统计,正月初五当天共接待游客2.41万人次,同比增长10%。拜妈祖祈福保平安,寻飞瀑,访九仙,祈好梦。新年祈福、朝圣祈梦是莆田市民过年出游的重要选择。今年莆田推出“贤良港天后祖祠—妈祖阁—妈祖影视园—湄洲岛黄金沙滩—湄洲妈祖祖庙—妈祖源流博物馆—鹅尾神石园—红树林”“广化寺—莆田市博物馆—绶溪公园—囊山寺”“九鲤湖—菜溪岩—仙游古典家具博览城”等3条祈福精品路线,带领市民游客在洞天福地的灵秀山水中开启纳福之旅。

“看到囊山寺的宣传推荐后,知道这里不仅有虎溪、虎石、宋代的石虎,还有妙应禅师的伏虎传说,带着爸妈来游览,实地走访更觉得这是个宝藏寺院。”今年春节,市民鲁女士的父母从武汉来莆田过年,听说莆田春节特别热闹,从湄洲岛游到九鲤湖、囊山寺,接下来还要体验莆田的元宵文化。

每年正月初三,湄洲妈祖祖庙会举办祈年典礼,吸引来自各地的妈祖文化敬仰者飞舟跨海而来,参加祈福、巡安等系列活动。从祖庙游客抽样调查数据显示,今年春节期间莆田市接待国内游客出游目的为朝圣祈福的占比16%,同比提高4.6个百分点,仅次于观光游览和休闲度假游客。

相关新闻
【网络中国节·元宵】富美同安花灯俏 欢天喜地闹元宵

台海网2月16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吴鹏波 通讯员 杨心亮 余雪燕 黄静怡 夏海滨 文/图)火红的灯笼亮起来,好听的褒歌唱起来,美丽的樱花赏起来……虎年元宵佳节,同安区通过挖掘整合一批极具文化特色又能推动旅游发展的元宵民俗活动,营造出一派欢乐祥和的喜庆氛围。 观灯作灯迎灯一...

元宵节里的非遗传承:一碗百年元宵,吃出老福州团团圆圆的祈愿

耳聋伯元宵丸制作技艺非遗技艺传承人林英德正在煮元宵。人民网 钱嘉禾摄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我国由来已久的习俗。 好吃,有嚼劲,一碗6粒……在福建福州的坊巷老铺内,藏有这样一味元宵,老福州们一吃就是100多年。 它是福建省级非遗——耳聋伯元宵。这一碗元宵,包裹的不仅是一份...

春节长假结束以来 泉州提供“愿检尽检”服务逾35万人

台海网2月14日讯 据泉州网报道 12日是春节假期后的第一个周六,市卫健委组织9个督导组就全市各地春节后返泉入泉人员管控等工作开展检查指导,督促“强化五项服务,助推‘开门红’”活动落地落实。 在洛江区,督导组围绕卫健服务落实情况等,详细询问了民营企业防疫人员。“今年,为了方便我们来泉复工人员,全区乃至全市范围内均设置了便民核酸采样点,提供免费的24...

福建莆田“打砂花”闹元宵 铁树银花寄祈愿【组图】

(新春走基层)福建莆田“打砂花”闹元宵 铁树银花寄祈愿   元宵节到来之际,一场“铁花雨”绽放在福建省莆田市新度镇锦墩村的夜色中,漫天缤纷间,演绎着当地沿袭三百多年的元宵民俗。   莆田的元宵节始于正月初六,止于正月廿九,不仅堪称全国最长,还形成了“十里不同风,一村...

【网络中国节·元宵】芗城:邻里欢聚闹元宵 党群团圆促和谐

台海网2月13日讯 据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报道 2月11日,芗城区巷口街道党工委、妇联、新华东社区党总支部、新锋社区党总支部携手市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等共建单位开展以“近邻党建”为主题的元宵节活动。通过猜灯谜、包元宵、灯笼DIY等丰富有趣的活动,大力宣传勤俭节约、移风易俗、禁炮、劳动保障、安全生产等,让居民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增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