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莆田市推进港口开发建设 打造深水良港品牌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罗屿港口9号和10号泊位保税堆物建成投用,进一步提升港口货物吞吐量,提高货物通关效率。图为大型外轮靠泊作业。(湄洲日报记者 陈斌 摄  

  开栏的话

  台海网11月27日讯 据湄洲日报报道  今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乘上改革开放的浩荡东风,莆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焕发出蓬勃生机。

  从今日起,本报开设《潮涨木兰写春秋——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专栏,生动展现改革开放40年来莆田市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重大事件,进一步激励全市上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加快建设美丽莆田,努力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生动范本。敬请关注。

  昨日,伴随着一阵阵雄浑悠长的汽笛声,一艘大型铁矿石船驶离罗屿码头。与此同时,位于秀屿临港产业园的莆头作业区3#-4#泊位工程,半潜驳和起重船正在安放巨型沉箱,大型机械设备忙碌施工作业。

  秋冬交替时节,湄洲湾畔,惊涛拍岸,热潮涌动。

  回望来时路,初心尤可鉴。莆田市地处东海之滨,拥有湄洲湾、兴化湾和平海湾三大海湾。莆田建市,便与这片蔚蓝色的港湾紧密相关。1983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国务院批准莆田撤地设市。198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开发湄洲湾、振兴莆田市”战略;1993年,提出“挺进湄洲湾,加快建设港口新城市”目标;1997年,提出建设“新兴港口城市”的口号;2004年,提出加快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的发展方向……孜孜不倦、久久为功,千帆竞发、百舸争流,莆田市港口开发建设风生水起。

  新时代,新征程。“深水良港”成为建设美丽莆田着力打造的五大国际品牌之一。大港口、大交通、大物流、大产业、大发展,三湾之畔加速构建起港口经济发展新格局,打造开放发展新高地。

  ■大港大船新时代

  早在1999年,国家批准秀屿港实现口岸正式对外开放。2007年,国台办批复秀屿港区为对台直航货运口岸点。2013年,国家交通运输部批准莆田口岸东吴港区临时对外开放。2016年,秀屿和湄洲岛宫下成为第四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对台小额贸易点试点口岸,莆田口岸涵江和北高两个作业区被列入国家口岸发展“十三五”规划。

  一步一个脚印。2017年,国务院同意福建秀屿港口岸更名为莆田港口岸并扩大对外开放,东吴港区同年列入全国重要港区名录。今年,东吴港区口岸扩大对外开放通过省级验收并已上报国家级验收。

  湄洲湾陆阔水清,常年风平浪静、不冻不淤,被誉为“世界不多、中国少有”的天然良港,是我省水陆交通的重要枢纽。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要在湄洲湾建设东方大港。

  改革开放以来,湄洲湾开发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湄洲湾北岸100多公里的海岸线上,东吴、罗屿、莆头等作业区整体连片开发。一个个大型港口项目布局落地,气势如虹,东方大港露峥嵘。

  记者昨在东吴作业区东1#、东2#泊位看到,货轮、卸船机正在有条不紊地装卸货物。不远处,东吴作业区4#泊位预制场正在抓紧改造施工。在福建八方港口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义光看来,这已经是码头的常态了。近年来,莆田市围绕打造深水良港国际品牌,积极推进港航集约提升工程,推动港产城协调发展,促进港口转型升级。一系列主动作为不断释放港口能量,海洋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湄洲湾畔,捷报频传。今年8月24日,满载着铁矿石的25万吨级大型铁矿石船“印地希望”号成功靠泊罗屿港口,刷新了湄洲湾港单船载重的最大停靠纪录。8月21日,一艘满载2500吨铁矿石的“和谐”号火车,沿着湄洲湾港口铁路罗屿支线驶向江西。这是罗屿港口首次通过海铁联运方式向内地输送物资,其连接向莆铁路的中西部出海新通道正式打通。

  如今,莆田市正朝着国际深水良港的目标不断前进。同时,港口与向莆铁路、湄洲湾港口铁路支线等通港铁路实现无缝对接,开启港铁联运新模式,迈进大港大船新时代。

上一页 1 2下一页
相关新闻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绿水青山深入人心 共建共享大美中国

正在国家博物馆举行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全景式地为观众展现了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的丰硕成果,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更深入人心。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单元,更像是一个风景摄影展。秀美的山川、清澈的河流湖泊、恬逸的乡村美景,这些碧水蓝天见证着改革开放40年、尤...

桑榆未晚映初心 厦门市离退休干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开幕

参加开幕式的嘉宾参观书画展。   台海网11月23日讯 据厦门日报报道 10月25日上午,由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主办的“我看改革开放40年——厦门市离退休干部书画作品展”在厦门美术馆开幕。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老干部局局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何国辉参加开幕式并致辞。他说...

改革开放40年,厦门人均住房面积增长近4倍:从6.95㎡到30.85㎡

台海网11月23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沈华铃)40年前,很多老厦门人一家人挤在二三十平方米的老房子里,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人住进了商品房,住房条件显著改善。厦门市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厦门人均住房面积从1980年的6.95平方米增加到2017年的30.85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