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莆田新闻  >> 正文

探朱熹在莆遗迹,寻理学莆阳之脉

www.taihainet.com 来源: 台海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朱继祚书“古红泉”石刻

  显济庙内刻朱熹的《群仙书社记》碑文

  台海网4月12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据记载,朱熹在1153至1190年间曾多次到莆田,并留下不少诗文。朱熹所咏叹“为有源头活水来”“此日中流自在行”“万紫千红总是春”等名言,蕴藏蓬勃的生命与活力传诵至今。春日,寻朱熹曾在莆阳大地留下的遗迹,探究理学在莆发展概貌,史海钩沉文献名邦文风昌盛的思想脉搏。

  红泉义学引朱子“踊跃鼓动”

  步入位于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中心小学旁的黄石文庙,这座距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称红泉书院,是历朝历代讲学宣教的重要场所,作为象征着莆田文风昌盛的一枚文化符号,庙内至今还留存有明朝万历年间的《水南鼎建文昌祠记》石碑文,以及明末东阁大学士、抗清名臣黄石人朱继祚所书的“古红泉”石碣等。

  “当时为了保护石碣,就把它镶嵌在墙壁里。”退休教师郑志坚带记者来到文庙偏殿,只见这块历史悠久的石碣,已与白墙混为一体,石块上“古红泉”三个红字依然清晰可见,拂去尘灰,石碣亦把人带至当时鼎盛一时的“红泉讲学”历史中。

  南宋初,理学在福建得到广泛的传播,涌现出一大批承前启后的理学名家,兴化军莆田县黄石人林光朝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林光朝(1114—1178年),字谦之,号艾轩,人称“南夫子”。《兴化府志》载,绍兴十年(1140),在族叔林国钧的资助和聘请下,林光朝在红泉宫兴教办学,“开门教授”,“一意聚徒讲学不复出”,史称“红泉义学”。因其地处黄石东井,又称“东井书堂”。由于“红泉义学”为前来从学之士免费提供食宿,所以,一时间各地求学者纷至沓来,每年都有数百人,而且学生中“取巍科、登显仕甚众”。“南夫子”之名从此远扬,邑人刘克庄在《兴化军城山三先生祠堂记》中说:“初艾轩来水南,学者空郡从之,而红泉东井之学闻天下。” 明代探花、邑人林文在《红泉讲道序》中也赞道:“吾莆自陈、隋间郑露讲学于南湖,在唐则吾祖蕴、藻、欧阳詹读书于泉山。至宋,艾轩讲道于红泉,由是文风大振,遂有海滨洙泗之称,其盛矣哉!”

  有道是“东周出孔丘,南宋有朱熹”。朱熹(1130—1200年)是理学思想集大成者。莆籍著名学者朱维幹著的《莆田县简志》里载:“朱熹,字元晦,亦作仲晦。其先代为婺源人,而寄籍建阳。行辈虽后于艾轩,而其在莆之影响则较大。”

上一页 1 23下一页
相关新闻
泉州历史名人曾公亮留存泉州重要遗迹藏身德化菜地

泉州历史名人曾公亮留存泉州重要遗迹—— 千年古迹相安院藏身菜地 遗址所在地部分被村民开垦成为菜地 台海网1月13日讯 据泉州晚报报道,泉州龙山曾氏大宗祠内挂着“一门四相”的匾额,其中“四相”分别指曾公亮、曾孝宽、曾怀、曾从龙。据介绍,福建曾氏九世祖曾公亮的成长和供...

江苏盱眙考古发现大量跨度千年文物

8月22日,工作人员在对都梁宫遗址进行考古发掘。 近日,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在县城棚户区改造时发现大量跨度逾千年的文物遗迹。截至目前已勘查古建筑30处,包括8000米南宋古城墙、都梁宫遗址,近千米明清淮河石堤遗迹以及古城核心区水系主要建筑。据悉,当地政府将在此地规划建设古...

四川青川深藏罕见地质遗迹 记录2.5亿年前生物灭绝

郑全锋在白家乡地质遗址考察   2.5亿年前,地球遭遇了史上最大的一次生物灭绝,其原因科学界一直众说纷纭。最近,通过对广元青川的一处地质遗迹研究,或许能让科学家找到了更直接的答案。   3月2日至3月19日,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员郑全锋第八次来到青川县进行科...

泉州市区消失的千年石头街 考古发现重要遗迹

台海网3月14日讯 据海峡都市报报道,消失的石头街,昨天传来惊喜:泉州市考古队清理挖掘石头街地层文化现象,从废墟里发现了一口八角古井、两块铺路石板!或许不久的将来,石头街重要遗迹将在古渡码头旁成为景观,重新回到大家的视野里。 铺路石板露出面貌 石头街位于丰泽区东海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