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网12月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叶雨欣)12月7日,由宁德屏南县委宣传部主办的庆祝“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由《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活动在长桥镇举办。现场气氛热烈,大鼓、舞龙、盘诗等精彩节目轮番登场。
据了解,12月5日,在巴拉圭首都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宣布,我国申报的“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首次评审《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品类,被誉为古代木构桥梁的活化石,目前,屏南境内有13座古代木拱廊桥,万安桥、千乘桥、广福桥、广利桥、龙津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09年,该技艺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屏南县通过学术研究、社会宣传等方式,让其在保护传承中绽放光彩。目前,屏南县拥有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人、市级传承人3人、县级传承人5人,形成了3支造桥团队,共有造桥工匠50多人。
“下一步,屏南县将以转名录成功为新的启程,继续依托木拱桥技艺文化,打造文旅融合新亮点,对木拱桥营造技艺进行记录、展示和传播,让更多人能够了解和认识这一古老技艺。同时,探索新途径,推动木拱桥营造技艺的创新发展和活态传承”,屏南县副县长苏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