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台海网 >> 新闻中心 >> 福建 >> 宁德新闻  >> 正文

福安:联村共富结硕果

www.taihainet.com 来源: 东南网 用手持设备访问
二维码

台海网8月2日报道(福建日报记者 单志强 通讯员 陈雅芳)炎炎夏日,走进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只见刚刚开园的茶叶加工小微园(一期)陆续有茶企拎包入驻。有了这个标准化厂房,临近5个村的茶叶加工将不再难。这是福安组建“大坦洋”片区乡村振兴联合体结出的硕果。

为走出一条具有闽东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福安市推动坦洋村与周边5个村组成“大坦洋”片区党委,通过将联建村茶园、传统民居等进行一体打造、一体发展,激活茶乡发展新动能。“我们正策划坦洋综合产业交易中心项目,带动联建村茶叶种植、加工、商贸全产业链提升。”福安市委副书记、“大坦洋”片区党委书记詹廷平介绍。

近年来,福安深入实施党建联建共建机制,以组织联建带动要素联动、产业联营,将各类资源串珠成线、连片开发,切实将组织优势转化为乡村产业发展优势。目前,福安共设立25个片区联合党委,盘活21个项目,去年154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超过50万元。

资源集聚 致富门路多

夜幕降临,下白石镇下岐村海鲜街游人如织,沿街店铺各式海产品琳琅满目。点上一桌海鲜,边品海味、边赏海景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

海鲜街由下白石镇“渔旅融合”联村党委精心打造。2021年,下白石镇组建“渔旅融合”联村党委,由基础较好的下岐村和下白石村牵头,带动集体经济相对薄弱的林门头、王坑、下赤等13个村抱团发展。

跨村联建联什么?往哪联?

经过深入沟通、调研,下白石镇区港务公司周边渔民旧棚户区进入“渔旅融合”联村党委视野。大伙一合计,把产业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了盘活棚户区上。

“渔旅融合”联村党委书记陈凌介绍,作为闽东连家船民上岸第一村,下岐村游客众多,囿于接待能力跟不上,流量转化为发展增量受限。联村党委集思广益,打造一条集连家船民吊脚楼、连家船参观体验、海鲜交易、采购与品尝于一体的综合性街区设想愈发清晰。

规划明晰,但改造资金缺口大。“上级补助+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各联建村热情高涨,短时间内便筹集到改造资金1700多万元。

2022年6月,海鲜街开门迎客。随着海鲜批发零售店、海鲜文创店、海鲜酒楼等商铺入驻,海鲜街一年租金收入便达60多万元。“加入联村党委,一年分红有4万多元,我们也心动。”今年,英平村正申请加入“渔旅融合”联村党委。

福安市439个村中,资源利用情况各不相同,如何协调激活“沉睡资产”,让其成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活水”?

各片区联合党委重新梳理未盘活、低效利用的厂房、山林、鱼塘等资产,以折价入股的方式注入联村公司(合作社),通过委托经营、租赁、招引等方式运作盘活,打造增收新引擎。目前,各片区联合党委共主导盘活闲置土地1700亩、林地4500亩,实施项目21个,发展特色产业、休闲民宿、培训研学等业态,带动村集体增收1430余万元。

为强化片区联合党委资金扶持,福安建立项目效益比选机制,将投入到村级的乡村振兴实绩突出村、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等扶持资金汇聚到片区联合党委,由片区联合党委综合项目风险、投入产出比等情况确定投资项目,提升资金使用精准度和效益。

“我们引导片区联合党委将扶持资金重点投向高标准厂房、果蔬温室大棚等优质资产,确保形成‘滚雪球’式保值增值。”福安市委组织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吴雄介绍,去年以来,福安共统筹各类帮扶资金2750万元,实施抱团增收项目8个,年收益率均在6%以上。

产业聚合 发展有韧性

盛夏时节,范坑乡洋山村200多亩生态茶园一片葱郁。茶农杨韩光趁着早上凉快在茶园内除草、施有机肥。“以前一亩茶园只收3000元左右,一年到头就是赚个工钱。”杨韩光说,这几年,茶产业联村党委对茶叶品种进行改良、指导茶农科学管理,现在一亩茶园产值能有近1万元,种茶有钱赚。

“范坑乡地处福安最北部山区,20世纪90年代,范坑乡掀起茶叶种植热潮,但长期以来,茶叶品种老化、管理方式粗放,产量、质量提不上来,加之大量青壮年外流,大片茶园闲置,茶产业发展受限。”范坑乡党委书记林万堂说。

好山如何出好茶?范坑乡探索跨村联建。

“我们以茶业为联结点,按照‘1+1+10’联结发展模式(即1个联村党委+1个联村公司+10个联建村),成立范坑乡茶产业党建联合体,充分协调用地、资金等要素,将有限的人力集合起来、分散的茶叶资源整合起来。”林万堂说,在茶产业党建联合体带动下,共筹集资金420万元,建成生态茶园200亩、标准化茶叶提质增效示范基地1个,带动全乡改良茶园面积2300多亩。去年,范坑乡10个联建村平均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4.2万元。今年,范坑乡茶产业党建联合体还筹资建设一座茶叶初制厂,持续提升茶产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

“适应适度规模经营需要,我们推动地域相邻、产业趋同的村党组织建立产业联合党委,抱团发展,增强乡村产业聚合力。”吴雄表示。在此思路引领下,葡萄产业链党委、脐橙产业联村党委等一批党建联合体在福安应运而生,辐射带动222个行政村联建发展、规模经营。

“规模化发展也让乡村产业更具韧性。”吴雄说,一方面,片区联合党委积极对接超市、电商等农产品流通企业,通过开展“农超对接”“农贸对接”,实现“农产品销售有兜底、合作社经营有收益、企业采购有货源”三方共赢。去年,在片区联合党委牵头下,当地共签订茶叶订单360吨、水产130多吨、各类果蔬6300余吨。另一方面,规模化发展进一步助推品牌打造,目前福安共注册“行洋四宝”“云山晓阳”等联建村农产品品牌36个。

相关新闻
青海日月山下的两岸情缘

7月的青海,天高云淡,气候宜人。在西宁市湟源县日月藏族乡兔尔干村,一处用夯土墙、生土砖筑成的聚落颇具地方特色,房顶上密布的太阳能板则让这处聚落多了一份“科技感”,不少游客和参观者慕名前来打卡、住宿。这便是“日月山下24个庄廓”(以下简称“24个庄廓”)的青海特色民居,是2015年台达杯太阳能建筑设计竞赛的建设项目,也是海峡两岸人士共同参与建设的绿色建...

传统村落浦源村:庚续800年的“人鱼同乐”佳话

  这是7月29日拍摄的浦源村百亩荷花塘及村内古建筑群(无人机照片)。   炎炎夏日,福建省宁德市周宁县紫云山之畔的浦源镇浦源村气候宜人,一湾清溪依山势蜿蜒穿村而过,溪中近万尾五彩斑斓的鲤鱼悠然自得,惬意生长,故而得名鲤鱼溪。时值暑期旅游旺季,浦源村内游人络绎不绝...

50 支参赛队伍与 50 个村庄一一结对!福建省美丽乡村设计创意大赛举行结对仪式

台海网7月28日讯(海峡导报记者 何美娇) 7 月 27 日,福建省美丽乡村设计创意大赛暨晋江市 2024 年全国大学生乡村设计竞赛结对仪式在晋江成功举行。此次结对仪式由福建省美丽乡村设计创意大赛组委会主办,晋江市农业农村局承办。 本次大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乡村”为宏伟目标,以《乡村与海》为独特主题,乡村设计竞赛区域主要涵盖“晋江市滨海生态乡村...

增幅全省第二,宁德乡村振兴以它为抓手....

台海网7月25日讯 (海峡导报记者 林子杰 实习生 郑晨烨)7月24日,宁德市召开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奋力谱写“宁德篇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乡村振兴专场。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会上,宁德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夏睿介绍,今年上半年,宁德市超额完成春、夏粮播种面积,农...

对话“竹荪大王”高允旺:以大地为纸,书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7月16日,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福农助村”社会实践队赴泉州市永春县下洋镇社会实践队来到云山源竹荪种植基地,与福建省高层次A类人才、“感动福建十大人物”、教授级高级农经师、竹荪专家高允旺展开了一场关于新技术助力下洋镇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的深入对话。在福建这片充满生...